是記者還是側翼?外媒干政越來越離譜

7月21日,副總統蕭美琴出席台灣外國記者會(Taiwan Foreign Correspondents' Club)的座談會,介紹民進黨推大罷免的理念。圖/取自總統府
7月21日,副總統蕭美琴出席台灣外國記者會(Taiwan Foreign Correspondents' Club)的座談會,介紹民進黨推大罷免的理念。圖/取自總統府

「德國之聲」在每篇報導之後,都會加上一段話:「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調查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進行多個角度的評論分析。」但觀看德國之聲記者在專訪國民黨主席當選人鄭麗文時的動作、語氣,感覺好像某黨側翼在逼問政敵,完全不像一個中立的記者。

德國之聲記者問鄭麗文:有信心可以說服習近平放棄武力犯台?而最應該回答這個問題的是民進黨主席兼中華民國總統賴清德,但不用問,大家都知道「他不知道」。

接下來,記者又問鄭麗文:為什麼不能跟習近平提放棄武力犯台,然後,就是不等鄭麗文回答,連珠炮似的逼問;最後,惹得鄭麗文反問他:是你講?還是我講?

對於國防預算占比議題,上述記者毫不掩飾立場,就是要台灣將軍費加到GDP5%,然後,不斷用北約、日本、韓國、中國的軍費來逼問鄭麗文,但就像鄭麗文說的,中國軍費也沒加到GDP5%

鄭麗文提及,GDP占比破3%的國防預算已經占據政府總預算三分之一。如此一來,如果按賴清德規畫,在2030年前將軍費加到GDP5%,那台灣人還要不要吃飯?要不要社會福利?要不要受教育?要不要民生建設?這位記者有沒有問問台灣民眾?

上述記者也用民進黨的說法來抹黑「九二共識」,說九二共識是通向習近平所要的國家統一,並宣稱,台灣人偏向獨立的比重是21.5%。至於那剩下的78.5%的台灣人又是偏向那裡?記者卻不說。

記者作為獨立的第四權,當然可以用各種採訪技巧套出受訪者的「真話」,或曝露他們的自我矛盾,但上述記者在採訪過程中,卻是赤裸裸展示自己的政治立場,像某黨側翼要在觀眾面前讓政敵難看,這樣就完全不符合記者的基本專業。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