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館長」陳之漢近日在深圳直播吃宵夜,大啖火鍋、小龍蝦、奶茶等美食,館長反問「大陸水深火熱?哪來的水深火熱啊?」影片引發兩岸網友熱議。巧合的是,同日大陸媒體《DT財經》發布《夜宵,正在成為中國人第二正餐》調查報告,顯示大陸宵夜經濟蓬勃發展,兩相對照形成有趣對話。
館長12日晚間在YouTube直播,帶粉絲走訪深圳宵夜攤。畫面中,他品嘗麻辣火鍋、炭烤生蠔等美食,街頭人潮熙攘,店家營業至凌晨。館長直言:「這裡凌晨兩點還像晚上八九點,台灣夜市現在哪有這種人潮」?
至於大陸宵夜地圖又是如何分布呢?同日《DT財經》發布的報告顯示,2025年的宵夜,早已不是簡單的「加餐」,而是正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從炭火烤肉、熱辣滷味,到深夜排隊兩小時也要吃上的爆款門店,宵夜文化正變得更加精緻、多元、情緒化。
2025年夏天大陸宵夜主角是烤串、炸雞炸串和米粉。排在後面的川菜、滷味鴨脖、小龍蝦一樣,都靠著「烤、炸」烹飪手法,把碳水和肉類變成了深夜最讓人魂牽夢縈的享受。
大陸的宵夜熱點有非常明顯的地域特徵。從排名來看,西南和東北地區仍然是宵夜文化的核心地區。宵夜消費偏好度最高的城市當中,重慶、哈爾濱、成都等西南和東北城市排名非常靠前。最熱衷夜宵的TOP 10城市裡,還有中部的長沙、武漢。這些凌晨3點仍然人頭攢動的城市。
26-35歲貢獻近一半宵夜訂單是「核心餓人」。美團數據顯示,26-35歲是消費主力。2025年5-7月的宵夜訂單中,49.4%夜宵訂單來自26-35歲的打工族。
結合人均消費金額發現,到店裡吃宵夜,更捨得花錢:宵夜外賣的平均客單價均高於日常外賣的價格;到店消費,各年齡群體的花費均高於日常餐飲。中老年是高客單價群體,吃夜宵時出手闊綽:41歲以上群體人均消費達到85元(人民幣,下同)。56-60歲初老人群的人均消費能力是最高的,達到了92元。
這也顯示出,未來大陸宵夜市場的發力點不止盯著年輕人,還可以牢牢抓住那些熱愛夜生活的中老年人。畢竟,美食是人類最輕易就可以得到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