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總統蔣公逝世50周年 眷總舉辦「蔣中正與台灣」座談會 焦聚大陸人才遷台

中華眷村文化發展總會13日在台北劍潭活動中心舉辦「蔣中正與台灣」座談會。圖/記者陳思豪攝
中華眷村文化發展總會13日在台北劍潭活動中心舉辦「蔣中正與台灣」座談會。圖/記者陳思豪攝

今年是先總統蔣公逝世50周年,中華眷村文化發展總會13日在台北劍潭活動中心舉辦「蔣中正與台灣」座談會,探討中國史上第三次「南遷」帶來大批大陸人才,使台灣一度成為中華文化的中心。

眷總理事長趙怡引述中研院士楊儒賓的看法,1949年,蔣公率國民政府遷台是繼東晉、南宋之後,中國歷史上第三次「皇室南遷」,除了從大陸帶來黃金、國寶,就是帶來大批哲學家、思想家,把中華文化搬到了台灣,此舉幾乎淘空了大陸,但卻榮耀了台灣,使台灣一度成為中華文化的中心。

眷總理事長趙怡13日表示,1949年,蔣公率國民政府遷台,除了從大陸帶來黃金、國寶,就是帶來大批哲學家、思想家,把中華文化搬到了台灣。圖/記者陳思豪攝

眷總理事長趙怡13日表示,1949年,蔣公率國民政府遷台,除了從大陸帶來黃金、國寶,就是帶來大批哲學家、思想家,把中華文化搬到了台灣。圖/記者陳思豪攝

近年來,民進黨不斷去除中華文化,作為眷村第二代,趙怡組織眷總的目的之一就是認為眷村文化是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因此,才會定期舉辦座談會,回顧1949年那段歷史,探討中華文化對台灣發展的重要影響。

趙怡指出,在蔣公的領導下,遷台的國民政府成功發展經濟、提升人民教育程度,這是讓台灣至今還能維持「小確信」的基礎,眷總多次舉辦1949年國府遷台的座談會,就是要替上一代平反,證明他們可不是「敗軍之將」,並以之感化眷村下一代,甚至是台灣所有年輕人。

作家楊渡是本省人,在他筆下,蔣公來台帶來「三寶」,除了黃金和國寶,最重要的就是大陸的人才和大師;因為日據時代,台灣只有一所大學,其他都是工專和農校,正是這批從大陸來的大師,建立了台灣的大學體系,大幅提升台灣的學術及教育程度。

作家楊渡13日指出,日據時代,台灣只有一所大學,其他都是工專和農校,正是蔣中正從大陸帶來的大師,建立了台灣的大學體系。圖/記者陳思豪攝

作家楊渡13日指出,日據時代,台灣只有一所大學,其他都是工專和農校,正是蔣中正從大陸帶來的大師,建立了台灣的大學體系。圖/記者陳思豪攝

很多從大陸來台的大師還到台灣各地中學任教,像女作家齊邦媛曾在台中一中教書,導演李安的父親李昇曾在台南二一、台南一中任教等,讓當時的台灣學子從青少年開始就能接受大師級老師的教導。

楊渡指出,很多的流亡政府就是挾帶錢財逃難,但國民政府卻是帶著人才來台灣,從這種大歷史的高度看蔣中正來台,才能全面理解其意義。

但是民進黨卻是全面否定蔣中正對台灣的貢獻,楊渡指出,在民進黨的轉型正義之下,蔣中正之於台灣好像只剩下白色恐怖和二二八;民進黨也想全面抹掉蔣中正在台灣的印記,像是把中正紀念堂改頭換面,但他卻建議,可以把中正紀念堂變成全球研究中華民國治理台灣的學術中心,畢竟這是台灣獨有的歷史,大陸也不會做。

前陸軍總司令陳鎮湘上將指出,沒有蔣公,眷村子弟今天就不知道過怎樣悲慘的日子;沒有蔣公,也不會有今天繁榮、民主、自由的台灣;而蔣公對台灣最大的貢獻就是延續並發揚中華文化。

對於民進黨近年來在軍中和社會推動「去蔣」運動,陳鎮湘認為,民進黨的企圖絕對不可能得逞,這是因為中華民國、中華文化早就與蔣公融為一體,而蔣公更是國民革命之父;因此,去蔣就是去中、拋棄中華民國、去除國軍的精神支柱,會危及台灣的生存,因此,絕對不會被台灣人民所接受。

由於今年是中國抗戰勝利80周年,前立委雷倩指出,二戰時的中國戰區絕不只是中國戰區,中國遠征軍第113團團長劉放吾指揮的仁安羌大捷,成功阻止日軍將英美聯軍趕回印度、趕回歐洲,阻止德義聯軍在亞洲與日軍會師,對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做出重大貢獻。

雷倩指出,也是在中國代表的提議下,聯合國成立世界衛生組織,因此,蔣中正毫無疑問是建立聯合國的重要領袖、世界的偉人,過去由於兩岸的主權之爭,這段歷史未受到應有的重視,但由於更多的史料出現,蔣中正對於二戰、對於世界的重要影響,已經越來越清晰。

雷倩語重心長地指出,台灣不應該再被意識型態局限,應該從全球大局看待美國發動的經貿戰,以及川普企圖建立的國際新秩序,像台積電到美國投資,就是不符合台灣的利益,唯有如此,台灣才能在國際變局中做出最好的選擇。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