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臥底羊」全球首台機械藏羚羊成功融入羊群

可可西里的機械藏羚羊是具備全地形自主行走、AI決策與長時間野外運作能力的「動物間諜」。圖/取自微博影片
可可西里的機械藏羚羊是具備全地形自主行走、AI決策與長時間野外運作能力的「動物間諜」。圖/取自微博影片

在青藏高原腹地、海拔約4800公尺的可可西里卓乃湖,一場全球首次的「野生動物臥底計畫」啟動——一隻外觀與真實藏羚羊幾乎無異的機械藏羚羊,成功混入羊群,與牠們一同遷徙。《新民周刊》稱,可可西里的機械藏羚羊是一台具備全地形自主行走、AI決策與長時間野外運作能力的科研平台,這讓牠的應用範圍遠超傳統「動物間諜」。

機械藏羚羊的核心平台是杭州雲深處科技的「絕影X30」四足機器人,最大載重85公斤,續航2.5至4小時,能依靠AI學習跨越雪地、泥沼、砂石、淺水等複雜地形。外形由蘇州白鹿鳴團隊製作,從毛色分布到頭部比例都逼真還原,仿真毛皮覆蓋在機械骨架上,使牠在視覺上幾可亂真。

機械藏羚羊出發前,需要讓專家幫忙整理「儀容」。圖/取自微博影片

機械藏羚羊出發前,需要讓專家幫忙整理「儀容」。圖/取自微博影片

這一創舉,標誌著「零干擾」近距離觀測野生高原動物邁出了關鍵一步。科研團隊在兩公里範圍內遠程操控,避免人類接近造成驚擾。透過機載攝影與傳感器,牠能記錄藏羚羊的自然行為,包括產仔習性、遷徙路徑,以及在極端氣候下的生存策略。

「機械動物」的概念並非首次出現。早在2017年,BBC紀錄片《Spy in the Wild》就曾使用外形逼真的機械非洲野犬、機械企鵝、機械鱷魚等,將攝影機隱藏其中,捕捉到動物孵化、社交、育幼等從未被人類近距離觀察到的畫面。

大陸林草局數據指出,可可西里平均海拔超過4500公尺,空氣含氧量僅為平原地區的50%—60%,冬季氣溫可低至零下40℃。每年5至8月,大量雌性藏羚羊會從青藏高原不同地區跋涉數百公里,到卓乃湖一帶集中產仔,形成「世界最壯觀的有蹄類遷徙之一」。但牠們天性機警,人類難以近距離觀測,這給長期科研與保護帶來巨大挑戰。機械藏羚羊的「潛入」,將有助於獲取第一手行為數據,解開謎團。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