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梅花新聞網製作、謝寒冰主持的《寒梅Talk爆》節目12日邀請國民黨基隆市立委林沛祥,針對近期美台關係、國防軍購、民防韌性及基隆地方選情等議題進行深入對談。林沛祥不僅揭露台灣軍購的多重問題,也直言民防體系「本末倒置」,呼籲政府正視國軍士氣與救災角色,並強調兩岸緊張應以外交化解,而非情緒對抗。
外傳美國在台協會(AIT)將約見國民黨主席鄭麗文,林沛祥推測,會談主題可能聚焦在軍購與民防韌性兩項議題。他指出,目前台灣軍購存在多項問題,包括武器交付延遲、系統整合不良、訓練不足等現象,嚴重影響戰力。他強調,國民黨並非反對軍購,而是主張應「全盤檢討軍購內容」,確保花出去的每一筆錢能實質提升防衛能力。
林沛祥透露,美軍官員曾對台灣武器整合與操作狀況感到驚訝,指出陸海軍顯示系統無法有效銜接,部分高階武器買回後卻未及時裝備與訓練人員,造成「有武無用」的窘境。以F-16V戰機為例,雖於2019年批准軍購,但至今僅建成兩架,進度明顯落後。
他同時批評,軍人加薪案雖經立法院通過,卻在行政院層級遭拖延,導致軍人士氣低落,志願役離職率高達四分之一,使國防人力嚴重吃緊。林沛祥指出,現行政府對軍公教警消「刻薄甚至污名化」,削弱了國防建設與專業軍人制度。他強調,軍職專業度要求極高,「不能用警察來替代軍人」,呼籲政府應改善待遇並尊重軍人,否則難以吸引新血投入國防體系。
談及政府近年推動的「民防韌性」組織,林沛祥坦言,台灣原有的民防系統相對完善,而新組織在實際運作中卻顯得混亂。他指出,花蓮地震災區的救災行動中,新成立的民防團體出現協調不良、訓練不足的狀況,「甚至有人中途退群」,顯示整體規劃與指揮能力仍待加強。
林沛祥認為,戰爭雖屬人為災難,但真正的天災發生時,救災應優先於備戰。他主張政府應重視國軍在救災中的法定角色,強化其專業訓練與組織協調能力,避免資源錯置。
談及明年基隆市長選情,他對現任市長謝國樑連任表達樂觀,並透露民進黨可能由議長童子瑋出戰。然而他認為,挑戰者準備不足,缺乏具體務實的施政藍圖,「僅停留在表面政治攻擊」。
至於藍白合作進度,林沛祥表示,雙方目前仍在協調議員席次與分工,希望最大化席次效益。他強調,市政專業度與認真度將是未來選舉的關鍵,「基隆需要的是優質且敢問政的市議員」。
針對近期傳出立委沈伯洋遭中國大陸「全球通緝」的傳言,民進黨與總統賴清德要求立法院長韓國瑜表態營救。林沛祥表示,任何針對民代人身安全的威脅都不可取,但在野黨沒有行政權,應由政府在外交層面發揮力量以降溫兩岸關係,這才是根本解方。
化解沈伯洋風險 建議廢止「境外敵對勢力」定義
他進一步指出,若要真正化解風險,政府應研議廢止將中國大陸定義為「境外敵對勢力」,以便在法律與外交上有更靈活的應對空間。林沛祥強調,既然民進黨政府自稱台美、台日關係「史上最好」,就應請美日協助斡旋,讓對岸「高抬貴手」,減少對台灣政治人物的威脅與壓力。
林沛祥最後表示,台灣當前最大的挑戰不僅在於外部威脅,更在於內部體制的混亂與政治操弄。他呼籲執政黨應放下對立,回歸專業與制度治理,讓國防與民防真正服務人民,才能在動盪局勢中維持國家的安全與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