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衝擊 僑委會提高海外信保基金上限 擴及非新南向國家

僑委會委員長徐佳青指出,全球市場因對等關稅分裂為北美、歐盟與亞太三大區塊,台商產業鏈布局必須相應調整。圖/記者高陸攝
僑委會委員長徐佳青指出,全球市場因對等關稅分裂為北美、歐盟與亞太三大區塊,台商產業鏈布局必須相應調整。圖/記者高陸攝

美國政府對各國施加的關稅重拳陸續生效,而海外僑台商多為中小型製造業,經營環境面臨不穩定,資金需求攀升。對此,僑委會今天(12日)宣布將推出紓困貸款保證專案,包括貸款信用保證額度由原先的250萬美元調升至300萬美元,且放寬地區,不限新南向國家;並針對因關稅影響導致營業額下滑逾10%的企業,提供最高30萬美元專案貸款保證,加強協助受關稅衝擊的海外僑台商資金與產業鏈重組支援。

僑委會今上午召開「海外信保基金協助受美國對等關稅影響僑台商開辦紓困專案」記者會,僑委會委員長徐佳青開場指出,「美國對等關稅已與多國確定方案,雖台灣談判尚未落定,但東南亞、歐盟等地已有明確安排」。

徐佳青表示,全球台商產業多元,關稅變動勢必影響投資布局,「資金來源與人才移動是調整布局的兩大關鍵。」她提到,僑委會經廣泛彙整台商意見,普遍共識是需要充裕的融資支持。

亞洲台灣商會聯合總會總會長陳舒琴也與會出席。她指出,「台美關稅情勢未明朗的當下,產業轉型與成本提高讓海外僑台商需要更多銀彈現金來應對全球貿易的不確定風險,政府要協助僑台商應對這場關稅大戰。」

僑委會今上午召開僑台商紓困專案記者會,由左至右分別為亞洲台灣商會聯合總會總會長陳舒琴、僑委會委員長徐佳青、海外信保基金董事長林寶惜、中南美洲台灣商會聯合總會名譽總會長張崇斌。圖/記者高陸攝

僑委會今上午召開僑台商紓困專案記者會,由左至右分別為亞洲台灣商會聯合總會總會長陳舒琴、僑委會委員長徐佳青、海外信保基金董事長林寶惜、中南美洲台灣商會聯合總會名譽總會長張崇斌。圖/記者高陸攝

紓困專案:放寬信保基額度與補貼

海外信保基金董事長林寶惜指出,此次針對僑台商的紓困專案有三大要點,第一為貸款信用保證額度由原先的250萬美元調升至300萬美元,並針對因關稅影響導致營業額下滑逾10%的企業,提供最高30萬美元專案貸款保證,其中信保基金將提供九成信用保證,僑委會則補貼前半年利息與手續費,貸款期限最長可達6年(3年期滿可展延一次)。

林寶惜續指,貸款利率由主管機關補貼,實際負擔降至約4%以下,前3年免手續費,申請資格要求過去三年有對美出口紀錄,且營收至少下滑10%的企業。

林寶惜指出,海外信用基金加碼提供僑台商貸款信保額度及專案貸款保證。圖/記者高陸攝

林寶惜指出,海外信用基金加碼提供僑台商貸款信保額度及專案貸款保證。圖/記者高陸攝

中南美洲台商面臨嚴峻挑戰

中南美洲台灣商會聯合總會名譽總會長張崇斌指出,美國對等關稅對中南美洲中小企業影響尤大,「以巴西為例,因政治因素被額外徵收關稅,從25%提升至50%;哥倫比亞因政治因素亦遭加徵25%;購買委內瑞拉原油的國家也面臨懲罰性關稅。」

張崇斌認為,洗產地及政治干預已成中南美洲貿易不確定因素,對企業信心與能力是嚴峻挑戰,希望加強信保基金支持能成為台商轉型與復甦的有力做法。

關稅大刀三分天下 嚴防洗產地風險

徐佳青認為,全球貿易市場因美方關稅政策正分裂為北美、歐盟與亞太三大區塊,不同市場在稅率上差異顯著,台商必須明確界定產品的市場定位及出口方向,因此產業鏈布局必須相應調整,「如今的全球市場誰能最快掌握動向便可搶先布局、充足的資金、人才配置是台商應對挑戰的關鍵。」她還警示,歐、美市場對洗產地問題高度警戒,違規恐遭致關稅處罰,企業應注意相關風險。

針對紓困專案申請門檻,徐佳青重申兩項條件,第一為過去三年有出口美國的紀錄,以及營收下滑達10%(不論計算期間為一個月、兩個月或半年,只要能提出對照數據即可)此外,申請公司必須為海外僑台商企業,即股東中至少半數為台灣人或具華僑身分,確保資源專注於僑台商體系內。 

徐佳青表示,關稅造成的影響最早反映在9月財報,此次紓困專案申請期限將延至明年9月,以便企業累積足夠證明資料,融資期限初訂一年,屆時可視情況決定是否延長,並同步延長政府補貼支持。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