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性仁(中國文化大學國發大陸所副教授)
被台灣民眾唾棄的大罷免是和平嗎?是穩定嗎?非也,這是衝突與對立,並不是當前台灣所應當走的道路;日前台中市長盧秀燕在布里斯本以「唯有『和』,台灣才有出路」為題發表演說,她表示,世界局勢變動快速,唯有彼此多了解、互動,才能守住和平與穩定。她的演說獲致僑胞熱烈喝采,大家一致肯定,無論跨黨派合作或推動社會和諧,「和」是盧秀燕的政治核心信念。
的確自賴清德上台後,台灣社會不和平,罷團與民眾不和平,就連民進黨內部也不和平,青鳥到處出征,出征王世堅、李文忠、林濁水、游盈隆、沈富雄,就連民進黨性平部李晏榕主任遭肉搜出征「老公是香港人」被批滾下台,台灣社會的和平不見了?
盧秀燕的談話具有很強的現代意義 她對於僑胞關心的國際局勢,盧秀燕引用佛光山星雲大師的「五和理念」:自心和悅、家庭和順、人我和敬、社會和諧以及世界和平。她指出,五和是從自身做起,逐步推展到家庭、人際、社會、世界,最終達到和平,這應是從政者應有的信念。「唯有『和』,台灣才有出路」,她期盼未來無論是市政或國際交流,都能在和諧、和平的基礎上持續前行,為人民創造更美好的生活。
星雲大師在世時,提出的「五和理念」是大師對現代社會和人類心靈的一種積極回應,其核心在於促進人與人、群體與社會,以及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共處。這五個「和」分別是:自心和悅、家庭和順、人我和敬、社會和諧以及
世界和平。雖然星雲大師肉體離我們而去,但他所提之開釋,在媽媽市長盧秀燕的闡述下,格外具有現代意義,發人深省。大罷免讓台灣社會變了戾氣重,到處充滿出征與衝突的氛圍,賴清德政府真應該想想李登輝當時所推動的心靈改革。賴清德的十講,洗滌人心失去包容尊重的精神,雜質說讓台灣社會產生排他和仇視,這些對台灣的發展只有傷害及毀滅。
星雲大師的自心和悅是推動心理健康與自我修養,在高壓、快節奏的現代社會中,焦慮、抑鬱等心理問題普遍存在。「自心和悅」提倡人要與自己的內心和平相處,培養平靜、寬容、知足的心態,這正是當代心理健康與正念修行所強調的;它也強調內在的力量,鼓勵人面對挑戰時保持樂觀與自信。
星雲大師的家庭和順是強化家庭功能與倫理教育,現代家庭結構多元,傳統家庭觀念受到衝擊,代溝與家庭失和問題日增。「家庭和順」強調家庭成員之間的互敬互愛、包容體諒,提升家庭凝聚力,有助於建立穩定而溫暖的生活境;家庭作為社會的基本單位,和諧的家庭關係能進一步促進社會的安定。
星雲大師的人我和敬是推動尊重與包容的社會互動,多元文化、族群、價值觀並存的當代社會,容易產生偏見與衝突。「人我和敬」強調尊重差異、彼此敬重,呼應現代社會倡導的多元共融、公民素養與人際和諧;它也對應企業文化中的「團隊合作」、「互信互助」精神。
星雲大師的社會和諧是促進公平正義與社會穩定,當代社會面臨貧富差距擴大、社會對立等問題。「社會和諧」不僅是宗教理想,也是政策與治理的重要目標;推動公民參與、關懷弱勢、倡導公益,能強化社會責任與凝聚力。
星雲大師的世界和平是全球化下的共同責任,在國際衝突、氣候變遷、疫情等全球性挑戰日益頻繁的背景下,「世界和平」不再只是願景,而是一種行動召喚。星雲大師強調以文化交流、宗教對話、人道關懷來實現和平,這與現代國際間的「軟實力外交」、「全球倫理」觀念不謀而合;對年輕一代而言,這也是推動國際理解與永續發展的精神基礎。
總之,星雲大師五和理念的智慧,其精神融合東方智慧與現代價值,具備有助於個人心理建設與心靈成長、鞏固家庭價值與親情倫理、推廣社會包容與尊重、支持社會公義與責任感以及鼓舞全球合作與和平共生;盧秀燕「媽媽市長」,這個稱號不只是她的性別或家庭角色的延伸,更代表她在政治領導風格上展現出的一種親民、務實、關懷的形象。她將這些善心善念傳達到世界各地,推行的政策以民眾需求為優先,顯現她在台中市政推動上,常強調「民眾要什麼,我們就做什麼」,展現出以民為本的務實精神。她重視生活細節,如空汙改善、道路平整、學童營養午餐、公共安全等,都是關乎市民日常生活的具體政策。她更守護市民健康,她對空氣污染的強硬態度,展現出保護市民健康的決心。
職是之故,盧秀燕常下鄉、走訪市場、參加各式地方活動,與市民面對面溝通;她講話語調溫和,但在重大議題上態度果決,展現柔中帶剛的領導力。她更善於傾聽,強調傾聽市民聲音、接地氣,這是許多選民認為她有「媽媽味」的重要原因。
更重要的是,盧秀燕的市政推動風格較為低調,不強調政績包裝,而是重視實際執行與成效。她強調工程與建設強調品質與效益,更注意進度之外重視民眾實際感受。她特別重視學童與家庭政策,這與她作為母親的身份有關。
因此盧秀燕以「保護家人」心態治理城市:這與「媽媽市長」形象相符,像是保護自己孩子那樣守護市民。台灣社會需要和平與穩定,不管盧秀燕參不參選國民黨主席?也不管未來會不會參選2028大位,她都已經做到星雲大師的「五和理念」,期待台灣社會多一些祥和,畢竟和平與穩定是台灣發展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