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石破茂正與韓國總統李在明協調,預計於23日在日本舉行日韓首腦峰會。這將是李在明今年(2025年)6月就任韓國總統後首次訪日,象徵兩國關係邁向新階段。
《朝日新聞》報導,今年是「日韓外交正常化」60周年,在美國對世界各國徵收高額對等關稅的衝擊下,日韓關係的穩定發展與緊密聯繫顯得格外重要。李在明計畫在25日訪美會晤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前先行訪問日本,並會晤石破茂,作為重啟日韓穿梭外交的第一步,目前正由雙邊政府積極協調,雙方已研擬23日進行會談。
本月下旬,日本外交日程密集,包括由日本政府主導的非洲開發會議(TICAD,)及印度總理訪日等重大活動。據日本政府相關人士透露,李在明總統將在25日訪問美國前,先於23日起停留日本「一泊兩日」(2天1液),雙方預計將確認穩定發展日韓關係的方針,並以此作為兩國領導人互訪的「穿梭外交」首步,強化區域合作。
李在明上任以來,積極推動「實用外交」政策,強調以務實態度處理國際關係,尤其在日韓關係正常化方面,採取多項措施。例如,他主張擱置歷史爭議,聚焦經濟與安全合作,包括加強供應鏈韌性及共同應對北韓威脅等議題。此舉有助於緩解兩國長期緊張,促進區域穩定。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以來強勢推動高額對等關稅,對日本與韓國關係產生了複合影響。高額關稅加劇了兩國的經濟壓力,特別是汽車、半導體和電子產業的出口受挫,日本預計GDP下降0.3%,韓國出口則可能下滑4%,導致供應鏈中斷與市場不確定性,間接放大歷史緊張關係。
另一方面,面對共同的美國貿易壓力,促使日韓加強區域合作,例如加速中日韓自由貿易協定(FTA)談判,並在經濟安全領域如關鍵礦物和造船上深化夥伴關係,促進三邊和解以緩解關稅衝擊。
日本本月下旬外交議程滿檔。20日起,將在橫濱舉行為期3天的非洲開發會議,聚焦非洲大陸的經濟開發與投資機會。29日,印度總理莫迪(Narendera Modi)將訪日,與石破首相舉行首腦會談,預計正式決定在印度興建的高速鐵路計畫採用日本新幹線技術。
這項合作不僅強化日印經濟紐帶,也象徵日本在印太地區的基礎設施輸出策略。會談後,石破茂準備30日與莫迪一同搭乘新幹線,前往宮城縣視察半導體相關設施,進一步深化兩國在科技領域的夥伴關係。日本政府盼藉此系列外交活動,鞏固其在亞洲及全球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