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榮恭:綠「抗中」失效 藍須強化和平論述

前國民黨副秘書長張榮恭呼籲,國民黨須加強兩岸和平論述,促進兩岸交流,而非與民進黨比反共。圖/梅花新聞網
前國民黨副秘書長張榮恭呼籲,國民黨須加強兩岸和平論述,促進兩岸交流,而非與民進黨比反共。圖/梅花新聞網

張榮恭/中國國民黨前副秘書長、前大陸工作會主任

輿論咸信賴清德策動726大罷免卻變成大失敗,反映的是“抗中”路線已失效用。那麼823的第二波罷免對賴與民進黨而言,應仍無法扭轉頹勢。在賴清德的盤算中,726雖使其灰頭土臉,但其突出“反共”口號並獲藍營人士表態呼應,因而得意地將之上升到“國家方向”位階,這將造成賴任內的台海局勢更趨嚴峻險惡。

賴清德尚未掌權之前,分別鼓吹過“抗中保台”“反共保台”“和平保台”。如所周知,台獨只會引起兩岸戰爭,絕無可能帶來和平,所以沒有多少人相信執念台獨的賴清德可以實現“和平保台”。賴清德也自知大概率是“以獨引戰”,故於施政上確實在準備打仗,包括玉碎台灣的本土決戰及打城鎮戰。

至於所謂“抗中”或“反共”,民進黨予以相互為用。綠色媒體就一直以兩蔣“反共”來批判國民黨推動的兩岸和解與和平路線。又如蔡英文曾於2022年1月在七海文化園區開幕典禮上宣稱,經國先生“堅決反共,堅定保台,這也是台灣人的最大共識”,企圖以此綁架國民黨。

其實,蔣中正、蔣經國的“反共”既有延續中國內戰的背景,也是當時國際冷戰形勢使然。遑論兩蔣始終堅持國家統一,絕非現今民進黨藉“抗中”、藉“反共”來謀“台獨”所可同日而語。而且追求國家統一不僅迄今仍載於中國國民黨黨章中,更是“中華民國憲法”和兩岸關係條例所明定,所以國家統一才是符合“憲法”、符合法律。除非賴清德推動刪除“憲法”修正條文與兩岸關係條例關於“國家統一前”文字,但那不迨大陸反制,就會先遭美國訓斥及制止。

兩岸人民同文同種,雙方往來頻繁熱絡。而且台灣每年都從大陸獲得巨大貿易順差(按台方統計,2024年對陸順差700億美元,對美順差649億美元;按陸方統計,同年台灣對陸順差1426億美元),大陸亦未如美國那樣借口台灣順差過多而用關稅來惡整台灣。各界因而普遍認為不應“逢中必反”,國民黨也以此反擊民進黨,使得“抗中”路線的動員效應遞減。充分掌握政治資源的賴清德對此不會沒有體察,但為“台獨”計,仍以大陸為敵,三月間更定位“中國為境外敵對勢力”,並發佈限制兩岸交流的十七項措施。可見其“抗中”實質未變,且更激進。

至大罷免期間,賴清德的新口號定型,即所謂“反共護台”,以取代疲態畢露的“抗中保台”。針對藍營一向以“中華民國派”自許,賴清德在虎頭蛇尾、敗絮其中的“團結十講”第二講及第四講,均鼓吹“中華民國派反共,台派護台,共同反共護台”。“反共”成為民進黨及其側翼在大罷免中的訴求主題。第二波罷免的投票日為8月23日,賴與民進黨勢必藉當年823炮戰來繼續策動“反共”。

國民黨卻不同於過去駁斥以不應“逢中必反”,近期為了抵制大罷免,同樣主張“反共”,把“反共”作為對民進黨指控國民黨籍“立法委員”附和中共的防禦手段。既有黨內意見倡導者高聲呼籲全黨“反共”,黨的主事者也強調“真反共”,以撇清被賴與民進黨抹紅。這固然是反罷免策略,卻有朝野“反共趨同”及被賴清德利用之虞,畢竟賴是執政者,朝野一致“反共”時,勢必助長賴清德以獨裁謀“台獨”。

因此,儘管726賴清德丟盔卸甲,仍於當晚揚言這場政治運動“更加確立了反共護台的國家方向”。此話故可視為企圖藉雖敗猶榮來掩飾對其不堪的開票結果,然而,對於任期尚有兩年零九個月的賴清德來說,高舉“反共”旗幟並促在野配合或跟進,將成為其兩岸政策的主軸,以阻撓國民黨原本具有能量的兩岸和平訴求。國民黨須予高度警惕,否則恐在兩岸交流中自綁手腳,也會在賴與民進黨制定更多更緊的兩岸交流限制時,失去制衡力道,從而更加壓縮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機率。

中國國民黨黨章之載有“反對共產主義”文字,須從時代背景來理解,不必懼於綠營脅迫。1969年4月,中共舉行為期24天的九大,時為“文革”高潮時期。時間重疊的1969年3月29日至4月9日,國民黨召開為期12天的十全大會,通過了黨章修正案,增列前述文字。可見當時總裁蔣中正及全黨是基於因應大陸情勢,且還懷抱躍馬中原之志。

時至今日,大陸歷經47年的改革開放,是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發展與民生建設的成效受舉世重視。以中日兩國相比,1990年中國大陸的GDP僅為日本的8分之一,現已高達日本的四點七倍。以兩岸相比,2006年之前,大陸沒有一個省的GDP超過台灣,至今已有八個省(廣東、江蘇、山東、浙江、四川、河南、湖北、福建)超過台灣,其中粵、蘇兩省為台灣的兩倍多。因此,“反共”之說已無現實意義,大陸實際上也不存在危言聳聽的所謂“共產”制度。

大陸的政治體制應由大陸人民來評判,畢竟大陸已創造了令人刮目相看的經濟發展與民生建設。台灣則常忙於選戰,以經濟民生為代價;一年來的大罷免又是一例,且還撕裂社會。而全球除了12個微型國家尚與台灣維持“邦交”外,183個國家與大陸建交。台灣卻連曾經擁有的兩岸聯繫與協商機制都不可得,更談不上“維護台海和平穩定”。

即將到來的823第二波罷免,必仍無法改變民進黨在“立法院”的少數地位,惟可研判未來賴清德將續推“反共”。其若認為國民黨既然也“反共”,進而圖謀建立“反共護台”聯合陣線來挾持藍營人士,亦不足奇。這就有待國民黨強化兩岸和平論述,以及積極促進兩岸交流。畢竟和平需要有途徑及方法,而非口說即可到來,才不至囿於口號而與民進黨進行“反共”比賽,以致裂解兩岸和解與和平路線。此為避免台海危機因賴清德謀“獨”而節節升高及國民黨重獲人心之所需。(本文轉載自《中國評論通訊社》)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