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朝平專欄】越開放的台灣與戰爭的距離越遠---從兩則有關撤僑的外電談起

英國兵推結論,台海有事,新加坡可藉由空運協助東南亞各國,撤離在台百萬僑民。圖/取自新加坡國防部臉書
英國兵推結論,台海有事,新加坡可藉由空運協助東南亞各國,撤離在台百萬僑民。圖/取自新加坡國防部臉書

陳朝平/資深媒體人

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在印度接受當地媒體專訪時說,一旦台海爆發衝突,菲律賓「將無法置身事外」。小馬強調菲律賓有責任保護其領土與主權,且高度關切在台灣生活與工作的廣大菲國人民之人道安全,「我們必須介入」,把人民帶回家等。

簡單地說,一旦台灣有事,菲國將採取撤僑措施。

同時間,英國智庫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在新加坡舉行了為期兩天的兵推,與會者包括現任與前亞太官員和軍官及安全領域的學者。兵推想定,共軍已對台灣實施海空封鎖,東南亞各國正設法撤離100萬名旅台公民。

兵推的結論是,東南亞國家需藉由新加坡空運,才可能撤出其公民。專家們持的理由是,新加坡持續且低調派遣「星光部隊」在台訓練,因此,得以運用台灣的機場和飛機。

台灣有事,不只菲律賓和東南亞各國關心撤僑問題。稍早,日本政府已制定「台灣有事」撤離計畫。只不過,日本的撤離計畫是要在6天內撤離12萬名沖繩先島群島居民及觀光客,並未涉及撤離在台日僑的問題。消息指出,日本政府曾經電告在台日本企業,台灣有事,「好自為之」。顯見日本對撤僑一事的無力感。

至於涉入台海極深的美國,一般咸信,早有撤僑計畫,只是尚未公開詳細計畫與內容。今年5月下旬,華府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CNAS)的報告中,也曾建議將撤僑行動納入「環太平洋軍演」。據說,當媒體詢問AIT處長古立言時,谷「面露疑惑」,但未回應。

何時該撤僑?甚麼樣的「訊號」或「跡象」出現時,才是撤僑的最適時機?台灣海空遭到封鎖時,各國如何撤僑?先和封鎖方協商,預留撤僑「緩衝期」?還是先和封鎖方幹上一場?

英國兵推結論,新加坡可藉由空運協助東南亞各國,撤離在台百萬僑民。假設一架波音747飛機可以運載400人,百萬僑民需2500架波音747,一天24小時、馬不停蹄地飛航幾天?誰來調度這千百架次的飛機?這當中,不影響台灣民眾搭機出逃?不影響台灣軍需及民生物資進出?不影響台灣空軍的勤務?不會使原已亂套的飛航安全更加紊亂?封鎖方定會遵守承諾,停止封鎖,中斷進襲時程?

撤僑絕非簡單的事兒!哪裡是一群人排排坐、喝咖啡,用想像力可以推估出成功的撤僑的呢?

不過,既然撤僑絕非易事,這檔子事,對台灣當局應有所啟發。

也就是說,來台婚嫁、觀光、旅居、投資、工作、讀書的外籍人士越多,一旦台灣有事,撤僑涉及的國家越多,變數越多,撤僑也就越不容易。那麼,「境外敵對勢力」要想對台動武,顧忌也就越多,想定動武,撤僑時間拖得越長,涉戰雙方協商轉圜的時間也就越長,空間也越多,戰爭爆發的機率也就越低,戰爭爆發時間點也越有可能延後。

換句話說,一個越開放的台灣,和戰爭的距離也越遠!

如果,想像中的「境外敵對勢力」也有很多公民在台讀書、工作、觀光旅遊,如果,想像中的「境外敵對勢力」和台灣之間還存有許多婚嫁和親戚關係,「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那麼,戰爭和我們與「境外敵對勢力」的距離,不就越來越遠了嗎?

這裡,所謂的「境外敵對勢力」,是泛指一切可能對台灣整體利益以及台灣2300萬人生命財產造成威脅的政權。

從這個角度看,或許,我們根本不應該要求他們放棄原有的戶籍!他們放棄戶籍的代價,外加無限上綱的軍購,這樣的代價,是台灣不可承受的重啊!

擔心他們是滲透份子、做共諜?套句周星馳主演的電影《武狀元蘇起兒》裡頭的台詞:滲透份子和共諜有多少,不是放棄戶籍決定的!執政者英明神武,台灣國泰民安,兩岸和平繁榮,鬼才願意當滲透份子和共諜呢!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