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賴清德上任後兩岸關係降至冰點,台海情勢持續升溫,各國開始出現如何撤離在台國民的討論。據路透報導,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有近百萬國民在台生活,有消息人士指出,今年4月東南亞國家為了因應台海可能出現的危機舉行相關推演,而演習結論顯示,新加坡在台的「星光部隊」將為東南亞撤離國民的行動發揮關鍵作用。
據報導,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4月在新加坡東陵今旅酒店(Jen Singapore Tanglin hotel)舉行一場為期兩天的兵棋推演,模擬共軍對台灣發動海空領域封鎖的情境下,東南亞國家如何撤離在台國民,據了解,參與者包括亞太地區約40名現役與退役的政府官員、軍事人員及安全領域學者;演習模擬多方角色互動,涵蓋新加坡、大陸、台灣、美國、印尼、越南及菲律賓等。
兵推初期,多方代表討論是否透過東南亞國協(ASEAN)統一行動,或分別與中、美、日等地協商建立撤離通道,一名參與兵推的人士指出,原本反覆協商後仍然無果,「不過在第11個小時,新加坡介入後才有真正進展出現」他指出,新加坡找到了撤出該國人民的方案,並且可向其他國家伸出援手。
兵推結論認為,新加坡與台灣維持特殊關係,數十年來透過「星光計畫」在台進行軍事訓練,可利用台灣南部空軍基地與機場資源,規劃撤離空運行動。不過,演習並未詳細討論新加坡如何與北京達成協議以取得撤離通道。
報導指出,1975年後,新加坡軍方與台灣一同進行「星光計畫」(Project Starlight),持續安排部隊前往台灣進行訓練任務,雖然台星間對該計畫內容相當低調,但7名知情的外交人士與學者均表示,這項安全合作計畫受星國軍方極為重視。知情人士指出,新加坡每年在台灣南部的軍事基地中,維持最多3000名步兵與特戰人員部署,並利用當地類似馬來半島的地形環境進行訓練。
儘管該計畫長期遭北京反對,但3名學者表示,新加坡當局始終堅持立場,部分原因是若該安排若被叫停,將對台灣周邊的外交與安全情勢造成一定持度的波動。
報導還引述移民署數據指出,目前在台居住的近百萬外籍人士中,東南亞國家就占了約94%,其中以印尼、越南與菲律賓為大宗,日本與美國的人民的比例則相對極少。
對於兵推內容,新加坡國防部回應稱並未參與,亦無任何該部會現任官員出席,該國外交等部會也並未就新加坡在台灣的軍事訓練,與台海衝突議題回應;大陸外交部則重申「堅決反對台星進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包括軍事對話與合作」,並表示對該兵推情況不知情。
華府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CNAS)今年5月曾發布「對台灣突發事件的區域與全球應對」報告,建議美國可拿撤僑計畫當作切入點,鼓勵東南亞思考「台海有事」的因應策略,此兵推曝光或為東南亞響應美方所做的討論。智庫也分析,在台海議題上,泰國和新加坡必須考慮加強與美國的防務關係,而柬埔寨、寮國及緬甸可能會收到來自北京的請求,至於其他東南亞國家應會嚴守中立立場。
關於撤僑討論,英國《金融時報》7月則指出,有兩名不具名日本政府官員表示,當局已通知許多日本企業,若台海發生戰爭,日本可能無法進行撤僑,要在台日企需自行評估相關風險,「以日本角度而言,台灣非正式國家,若中國對台灣發起軍事行動,在政治困難及無法取得中國同意情況下,東京很難對在台日企和僑胞進行撤離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