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俄國石油 川普上調印度關稅至50%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再對印度加徵關稅至50%。圖/取自CNBC《YouTube》官方頻道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再對印度加徵關稅至50%。圖/取自CNBC《YouTube》官方頻道

當地時間周三(6日),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宣布,將對印度進口商品徵收50%的關稅,因為印度仍將購買俄羅斯石油。此舉是川普政府試圖重塑國際貿易秩序的一部分。

《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報導,川普簽署行政命令,自當地時間周四(7日)凌晨零時1分起,印度進口商品將面臨25%的關稅,3周後稅率將再增加25%,達到50%。川普在簽署的行政命令中指責印度「直接或間接進口俄羅斯石油」,並表示此關稅是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回應。

川普此前曾在個人社群上預告:「印度不僅大量購買俄羅斯石油,還將其中大部分石油在公開市場上出售,牟取暴利。他們根本不在乎烏克蘭有多少人被俄羅斯的戰爭機器殺害。因此,我將大幅提高印度向美國繳納的關稅」,並「誤導」表示關稅成本由外國承擔。實際上,關稅成本由美國企業和消費者承擔,而非出口國。為規避新關稅帶來的成本,美國企業正積極應對。

川普當天在白宮向記者表示,將宣布更多「次級制裁措施」,施壓俄羅斯盡早結束對烏克蘭的戰爭。至於對中國加徵關稅,川普表示:「有可能……但我現在還不能確定」,「我們已經對印度這麼做了,可能還會對另外幾個國家這麼做,其中之一就可能是中國」。

關稅旨在懲罰印度對俄羅斯的經濟支持,並推動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此政策反映川普政府以關稅為工具,試圖改變全球貿易格局並推動國內製造,但也將加劇美國企業和消費者的成本壓力。

路透報導,針對美國與印度關係緊張,印度政府消息人士周三也透露,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將於本月(8月)31日起訪問中國,參加在天津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SCO)峰會。這是莫迪7年多來首次訪華,顯示印度與中國的緊張關係有所緩解,同時美印關係也因川普對印度商品徵收高額關稅,而陷入近年來最嚴重的危機。

消息人士表示,莫迪將出席由俄羅斯等國參與的上海合作組織峰會,這是他自2018年6月以來首次訪問中國。此前,中印關係因2020年喜馬拉雅山爭議邊界發生的軍事衝突而急劇惡化。然而,莫迪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2024年)10月在俄羅斯金磚國家峰會(BRICS Summit)期間舉行會談,為雙邊關係帶來轉機,兩國正逐步緩解影響商業和旅行的緊張局勢。印度外交部尚未對此置評。

此行正值美印關係因川普對印度進口商品徵收亞洲國家中最高關稅而惡化。川普政府對印度商品徵收高達50%的關稅,並因印度購買俄羅斯石油而威脅施加額外懲罰性關稅。

美國首席外交特使威特科夫(Steve Witkoff)目前正在莫斯科,距離川普設定的俄羅斯同意烏克蘭和平協議或面臨新制裁的期限僅剩不到2天。與此同時,印度國家安全顧問多瓦爾(Ajit Doval)也在俄羅斯進行訪問。另一位不願具名的政府消息人士表示,多瓦爾預計將討論印度購買俄羅斯石油的問題,特別是針對川普施壓印度停止購買俄油的要求。

此外,多瓦爾可能會談及與俄羅斯的國防合作,包括加速交付俄羅斯S-400防空系統,以及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可能訪問印度的安排。印度外長蘇傑生(Subrahmanyam Jaishankar)也將在未來幾周內訪問俄羅斯。

川普還威脅對包括印度在內的金磚國家成員徵收額外10%的關稅,指責其「採取反美政策」。據美印官員透露,政治誤判、溝通失誤和雙方不滿導致全球最大經濟體與第五大經濟體之間的貿易談判破裂,雙邊貿易額超過1900億美元(約台幣5.67兆元)。根據印度政府內部評估,川普的關稅政策可能使印度對美出口、占其總出口80%的640億美元(約台幣1.91兆元)商品失去競爭優勢。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