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又出招,宣布將對半導體晶片徵收100%的關稅,此舉可能導致電子產品、汽車、家電等依賴晶片的核心產品價格上漲。
美聯社報導,當地時間周三(6日)下午4時30分(台灣時間周四7日清晨4時30分),川普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與蘋果公司(Apple)執行長庫克(Tim Cook)會面時表示:「我們將對晶片和半導體徵收約100%的關稅,但若在美國境內製造生產則免關稅」。這項宣布是在川普政府暫時豁免大部分電子產品高額關稅的3個多月後提出的。
川普強調,在美國製造晶片的公司將免除進口稅。在新冠疫情期間,晶片短缺曾導致汽車價格上漲,並推高通貨膨脹。投資者似乎將此關稅豁免視為對蘋果及其他科技巨頭的利好,這些公司近年來已承諾在美國投資大量資金以製造晶片及其他零件。
自川普今年(2025年)1月重返白宮以來,科技巨頭們已累計承諾在美國投資約1.5兆美元(約台幣44.9兆元),其中蘋果公司在2月承諾的基礎上再追加1000億美元(約台幣2.9兆元),使總投資達6000億美元(約台幣17.4兆元)。目前外界關注的焦點在於庫克與川普達成的協議能否保護在中國和印度生產的數百萬支iPhone免受關稅影響,並減輕蘋果對即將於下個月發布的新機型漲價的壓力。
The shooter at Fort Stewart in Georgia is now in custody—and the Army Criminal Investigation Division is on site to ensure that the perpetrator of this atrocity…
— Trump Truth Social Posts On X (@TrumpTruthOnX) August 6, 2025
(TS: 06 Aug 18:04 ET)… pic.twitter.com/cmm03uW0OK
《紐約郵報》(The New York Post)指出,川普表示,他將豁免那些計劃將製造業務轉移至美國的公司,這暗示著全球最大的晶片製造商、正在亞利桑那州建設大型製造工廠的台積電(TSMC)將免受關稅影響。「如果你在美國進行建設,即使你正在建設,但從創造的大量就業崗位和你正在建設的所有產品來看,你還沒有投入生產,也不會徵收關稅」,川普強調:「如果已經在建設,就不會徵收關稅」,「所以,所有進入美國的晶片和半導體都將徵收100%的關稅。但如果你承諾建設,或者你正在建設中,就像許多企業一樣,就不會徵收關稅」。
川普表示:「如果出於某種原因,你說你已經在建設結果卻沒有,我們就會把費用加起來,累積起來,之後再向你收費,你必須付費,這是肯定的」,「我認為晶片公司都在回歸。他們都回歸了。你知道,一開始是英特爾(INTEL),後來英特爾逐漸被徹底擊敗,坦白說,他們被榨乾了,然後搬到了其他地方,尤其是台灣。但我認為很多這樣的公司都在回歸,而且回歸得非常迅速」。庫克在會後接受媒體採訪時未就關稅計劃發表評論。
華爾街顯然對此持樂觀態度。蘋果股價在周三常規交易時段上漲5%,在川普宣布部分科技公司免受新關稅影響、庫克站在他身旁後的畫面曝光後,盤後交易再漲3%。
人工智慧晶片製造商輝達(Nvidia)近期也對美國做出重大投資承諾,其股價在盤後交易中略有上漲,自川普第二任期開始以來,該公司市值已增加1兆美元(約台幣29.9兆元)。陷入困境的晶片先驅英特爾股價在盤後交易中也有所攀升。美聯社針對輝達和英特爾合作的詢問尚未得到回應,半導體產業的主要貿易團體「半導體產業協會」(SIA)也拒絕對川普的新關稅政策置評。
全球對電腦晶片的需求持續攀升,據統計,截至6月底的年度銷售額已增加了19.6%。川普的關稅威脅標誌著與前總統拜登(Joe Biden)時期重振美國晶片生產計畫的重大分歧。拜登於2022年簽署的《晶片與科學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提供了超過500億美元(約台幣1.49兆元)的資金,用於支持新晶片工廠建設、資助研究和培訓產業勞動力,旨在吸引私人投資。而川普則公開反對這種補貼策略,轉而以關稅作為誘導企業在美國設廠的手段。川普的策略押注於高額晶片成本的威脅將迫使企業在美國開設工廠,儘管這可能壓縮企業利潤,並推高手機、電視和冰箱等產品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