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下周開徵新關稅 強生籲台灣務實應對:給他一場勝利

英國前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5日在外交部午宴上舉杯祝賀台灣民主前景成功。圖/外交部提供
英國前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5日在外交部午宴上舉杯祝賀台灣民主前景成功。圖/外交部提供

在美中科技競爭升溫之際,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昨天(5日)接受CNBC訪問時預告下周將對半導體與藥品開徵新關稅,並點名台積電對投資3000億美元(約新台幣8.97兆元)在亞利桑那州建立全世界最大晶圓廠,與此同時,英國前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同日與總統賴清德等政要會面,並在公開見面會中直言,川普是台灣的「大力支持者」,而台灣若想爭取更好的關稅,應與川普達成協議,並「讓他贏」(give him a success)。

強生5日上午出席「凱達格蘭論壇:2025印太安全對話」發表專題演說,隨後前往總統府與賴清德會面。府方新聞稿表示,雙方針對印太局勢、台英合作、區域安全等議題深入交換意見,並強調台英共享自由、民主、人權的普世價值。

強生在府內發言時,盛讚台灣在微型處理器與高科技製造的卓越成就,認同賴清德提出的「五大信賴產業」與國防支出提升至GDP 3%的政策方向。他也明確表示,「中國對台灣的霸凌毫無正當性,這樣的威脅行為毫無意義,應儘速停止」並呼籲所有西方國家應加強與台灣的政經關係,而非在其他壓力下疏遠台灣。

台灣具備國家條件但不追求獨立

下午3點,強生出席媒體見面會,再次對台灣定位發表看法。有媒體詢問,英國外相拉米(David Lammy)先前表態將於9月聯合國大會期間承認巴勒斯坦為國家,未來英國是否可能承認台灣?強生強調,台灣具備國家的許多條件,有民主選舉、邊界治理、有效運作的政府,「比巴勒斯坦更穩固」。但他也指出,與台灣多位人士對話後發現,「台灣人民的訴求非常謙遜(modest)」,並未積極追求國際承認為獨立國家,而是希望作為自由民主的國家,人民能和平生活、不受威脅。

強生稱,從國際法角度來看,台灣作為國家的主張堅強有力,但訴求卻不張揚,這點值得尊重。

川普是台灣支持者 與其達成協議是務實之道

被問及對川普的看法,強生說,「川普總統基本上是台灣的大力支持者(a big supporter of Taiwan)」,不過目前他採取較具戰術而非戰略的立場,嘗試與中國達成協議,因此部分言行或許「令人困惑」。不過,強生相信川普本質上希望台灣能在他任內維持自由民主的現狀,不會想看到台灣在他任內被併吞或消失。

強生也建議,台灣若想在台美關稅爭取較好的稅率,應主動與川普建立聯繫,「川普是一個喜歡協議的人,給他一場勝利(give him a success)不論在貿易或國安上,都是讓他站在你這邊的好方法」。

兩岸與俄烏不可類比 強生警告中國勿動武

有媒體詢問,西方國家以前對烏克蘭缺乏戰略清晰,可能是造成俄烏戰爭的原因之一,英國是否應該思考戰略模糊的政策,並跟隨美國政府援助台灣的明確表態。對此,強生指出,台灣與烏克蘭狀況不盡相同,最大的差別,在於烏克蘭自1991年後便是主權獨立國家,並獲國際普遍承認,台灣則不同,至於西方國家是否該對台灣採取戰略清晰,強生認為相關措施需非常謹慎,不宜過度推論。

不過,強生也指出,中國明確保留武力犯台的選項,這已構成威脅,他重申「中國若試圖動武,不僅將帶來全球災難,也會對你自己造成毀滅性的後果。」他強調,台灣是個和平社會、不希望戰爭,而這樣的社會應被保護,不應被國際孤立。

蔡英文會晤強生 盼深化台英夥伴關係

強生此次訪台也會晤前總統蔡英文,蔡英文昨天在臉書上表示,感謝英國政府長期對台灣的支持,「台英兩國共享民主、自由與人權的價值,希望台灣跟英國未來能有更多的合作,加強彼此的夥伴關係,也為世界帶來更多實質的貢獻」。

外交部長林佳龍昨天也在午宴上感謝強生2021年領導英國擔任「七大工業國集團」(G7)輪值主席國時,在領袖峰會聯合公報首度提及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提到英國同年發布的「整合性政策評估」(Integrated Review),揭示「向印太傾斜」(Indo-Pacific Tilt)政策方針,凸顯印太與跨大西洋地區情勢密切相關。

林佳龍指出,英國持續派遣軍艦通過台灣海峽,以自由航行任務的具體行動守護台海的和平與穩定,期待台英未來持續深化各領域合作,深化彼此的民主夥伴關係。

強生表示,台灣位處民主自由板塊與極權主義板塊的交界處,正當世界面臨艱難挑戰的關鍵時刻,台灣的和平穩定至關重要,世界需要台灣成功地堅守民主陣線,而同為島嶼型國家的英國將支持台灣,共同捍衛共享價值。

外交部表示,強生於2019年至2022年任內高度關切印太情勢,並帶領英國在國際場域及制定政策上強調自由、民主與法制等基本價值,強生此行來訪,充分展現他對台灣的堅定支持與台英友好情誼。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