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貓外交搞砸!川普前顧問批:自居華府最具影響力大使「荒謬至極」

美國國務院前資深顧問惠頓撰文質疑現任副總統蕭美琴駐美時期的表現。圖/取自蕭美琴臉書
美國國務院前資深顧問惠頓撰文質疑現任副總統蕭美琴駐美時期的表現。圖/取自蕭美琴臉書

曾擔任第二任布希政府和第一任川普政府的美國前國務院資深顧問惠頓(Christian Whiton)日前撰文分析「台灣如何失去川普」(How Taiwan Lost Trump);文中相當篇幅評論我副總統蕭美琴的外交作為與川普政府格格不入,質疑她長期押寶民主黨前總統拜登,甚至容易被視為反川人士,府方卻以她是「華府最具影響力大使」自居,可謂荒謬至極。

惠頓首先表示,去年川普連任當天,賴清德沒有嘗試致電川普道賀,只透過發言人發布制式聲明。賴清德本應讓川普自己決定是否接聽祝賀電話,但賴清德的做法在華府一些關注台灣的人看來,與4年前台灣官員對拜登就任總統時的喜悅截然不同,當時駐美代表蕭美琴參加拜登就職,大肆慶祝。

惠頓表示,蕭美琴當時還透過直播形容此為「戰貓外交」的重大突破,高呼「自由是我們共同的目標」。然而,這類表態缺乏實質佐證,與台灣外交人員的「與拜登政府關係良好」之說有所差距。拜登雖突破美國的模糊先例,表態若共軍侵台願意協防,卻每次都在不久後被下屬撤回發言。

惠頓指出,華府多數關心台灣問題的分析師相信,在對美政策上,賴清德相當聽從蕭美琴的建議,但他認為「這是個問題」,儘管蕭美琴如同其他台灣駐美代表一樣無法像真正的大使發揮作用,但她的另一個問題是:「她很容易被視為厭惡川普及川普所有政策小圈子中的一員」。

惠頓續指,蕭美琴駐美期間,最常相處的對象是所謂的「人權產業複合體」,這些人涵蓋「國際共和研究所」(International Republican Institute)、「國家民主基金會」(National Endowment for Democracy, NED)等民主、共和黨人士,這些人的共通點是視川普為對民主的威脅,至今川普仍試圖阻止聯邦政府資助這些組織。

惠頓提到,2022年蕭美琴在左翼媒體《華盛頓郵報》發表評論,將台灣和拜登政府介入烏克蘭戰爭的決定相連,她寫道:「烏克蘭戰爭向全世界表明,民主國家肩並肩對抗極權侵略有多麼重要。」惠頓評論,這篇文章在當時的政治氛圍上是安全的,但對於任何了解川普陣營的人來說卻是毫無意義的風險,因為多數川普陣營人士認為,干預俄烏戰爭的代價高昂且充滿風險。

惠頓直言,在民主黨控制白宮和參眾兩院的2年裡,蕭美琴對拜登政府官員相當熱情,卻疏遠了一直以來在軍售、提倡強硬對華政策的層面上,提供台灣實質幫助的共和黨人(尤其是在軍售方面),關於總統府未經查證表示蕭美琴被「國際媒體譽為華府最具影響力大使之一」,惠頓直言:「荒謬至極」。

惠頓說,如今換川普入主白宮、共和黨完全執政,惠頓指出,讓蕭美琴來主導台美關係及代表台灣就更沒道理了,儘管蕭美琴沒有明確譴責或疏遠川普,「但毫無疑問她更希望拜登連任,而且她與川普及川普高階幕僚之間沒有政治或個人聯繫管道」,就像她所在的政治派別一樣,蕭美琴是一位全球主義左翼女性。 

惠頓進一步提到,即便華府政壇已重大轉變,但台灣仍延續蕭美琴的做法「令人費解」,尤其賴清德總統7月29日熱情接見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執行長威爾森(Damon Wilson),惠頓指出川普一直希望取消政府對該基金會的補助,因為該基金會將他妖魔化,董事會成員更曾將川普比做「希特勒、史達林及墨索里尼」。惠頓直言:「賴清德公開接見怎麼可能會是明智之舉?是蕭美琴建議的嗎?」

惠頓說,不幸的是,這些錯誤發生的時候,台灣在美國的形象正變得越來越差。 

對此,《批踢踢實業坊》(PTT)論壇上的網友表示,「想當初蕭美琴號稱戰貓 極左反川女強人」、「有影響力啊 只是負面影響」、「潮水退了才發現全部都沒穿褲子 民進党造的神都變鬼了」、「到底是誰會選美國人當副總統 呸」、「現在發現所謂的外交能力 只是挑一邊全壓然後大外宣而已 這根本不叫外交 而是叫拿台灣去賭博」、「不只單壓美國還單壓美國民主黨 誰給的勇氣?」、「賴主席底下各各草包欸」、「潤餅仔不意外」。

其他網友也說,「蕭美琴的包裝方式就走小英那套出來的」、「不懂民意 不看國情 不解趨勢 這叫外交專家喔 笑死 包裝吹捧成這樣」、「選舉時跑行程講不出成績只能聊貓貓狗狗就看出來草包 青鳥還護航機密不能聊」、「我真的是感謝川普 根本台灣政壇照妖鏡」、「蕭美琴就是川普最討厭的左膠」、「花蓮有給她一次機會 發現被騙就沒第二次了」、「花蓮深耕10年 沒半次選上」。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