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日前一款新型防空飛彈系統在網路上曝光,一車配彈12發,防空距離達160公里!有可能是紅旗-16升級版。
制空權是現代戰爭的決定性因素,中國大陸的防空利器以「紅旗」系列知名,包括紅旗-9、紅旗-12、紅旗-16、紅旗-19等,憑藉不同的射程可以執行領空全防空任務。最近一款新型防空飛彈系統在網絡上引發熱議,從曝光的照片來看,這款飛彈系統以8X8輪式底盤打造,採用12聯裝垂直發射系統,火力密度十分可觀。
根據飛彈外觀和布局推測,極有可能是紅旗-16防空飛彈的升級版,或者說是最新改良型號。如果屬實,這意味著大陸在飛彈小型化技術上取得突破。
紅旗-16防空飛彈是大陸自主研發的一款中程防空飛彈系統,其研製工作始於上世紀90年代末。該型飛彈技術藍本來自蘇/俄製956型「現代」級驅逐艦配備的「颶風」(Shtil)艦空武器系統。
最初的紅旗-16防空飛彈主要裝備於海軍艦艇,特別是054A型護衛艦,成為解放軍海軍中程防空的中堅力量。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和作戰需求的拓展,紅旗-16也發展出陸基版本,即紅旗-16A。
紅旗-16A採用泰安TA5350 6×6輪式拖車底盤,攜帶有6個飛彈的貯運發射筒,有效射程3.5 - 40公里,作戰高度15公尺 至15公里(另有說法稱最大射高為18公里),最大飛行速度達4馬赫,採用半主動雷達末制飛彈系統。為了進一步提升紅旗-16的性能,大陸科研人員對其進行持續改良,隨後誕生紅旗16B。
此次曝光的新型紅旗-16防空飛彈系統,最顯著的特徵就是一車裝備12發飛彈,相比之前的6聯裝,載彈量翻倍。載彈量的增加並非簡單的數量疊加,背後是在飛彈小型化技術上的重大突破。飛彈小型化帶來的好處不僅是載彈量的提升,還包括提高飛彈的機動性和反應速度。較小的彈體在飛行過程中受到的空氣阻力更小,能夠更快對目標快速攔截。
除了小型化技術,新型紅旗-16在射程方面也有了大幅提升,防空距離可達160公里,這一數據相比紅旗-16B的70公里射程超過許多。新型紅旗-16防空飛彈系統的出現,將極大提升中國大陸防空作戰的能力。
從火力密度來看,12聯裝的設計使得一輛發射車能夠在短時間內發射更多的飛彈,有效應對敵方的飽和攻擊。新型紅旗-16的高火力密度能夠在單位時間內形成更密集的火力網,對來襲目標進行層層攔截,大大提高防空作戰的成功率。
在射程方面,160公里的防空距離使得新型紅旗-16具備區域防空能力,能夠為更大範圍的目標提供防空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