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鎤銘(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兼任教授)
2025年7月,中國大陸啟動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總投資1.2萬億人民幣(約1670億美元),堪稱人類史上最昂貴的基礎設施項目。這座位於西藏「大拐彎」的墨脫水電站,預計2035年完工,發電量將達三峽大壩的三倍,成為全球最大水電站。此項目不僅彰顯大陸在經濟與清潔能源轉型的雄心,更因地處地緣敏感的青藏高原,引發印度、孟加拉等下游國家的強烈憂慮。這項工程究竟是能源突破,還是地緣政治的豪賭?本文從經濟效益、技術挑戰、環境與社會影響及國際關係四方面,深入探討其深遠意義。
經濟刺激與能源轉型
大陸在經濟成長放緩之際啟動這項1.2萬億人民幣的超級工程,無疑是對內經濟的重大押注。分析顯示,建設期約十年,每年注入約1200億人民幣投資,短期內可提升國內生產總值(GDP)約0.09%,長期則達0.15%。這將帶動建築、鋼鐵、水泥等產業,創造數十萬就業機會,類似三峽大壩當年創造近百萬工作崗位。基礎設施投資是大陸刺激經濟的慣用策略,墨脫水電站更將鞏固其在全球水電技術的領先地位,吸引如中國電力建設集團等企業參與。
水電站預計年發電量達3000億千瓦時,足以供應英國全國用電或滿足3億人需求,總裝機容量6000萬至8100萬千瓦,遠超三峽大壩的2250萬千瓦。這對實現2030年碳排放達峰、2060年碳中和目標至關重要,可減少約1億噸二氧化碳排放,被譽為「煤炭終結者」。習近平推動的「西電東送」政策,將西藏電力輸往東部大都市,緩解電力短缺,優化全國能源結構。
項目選址於雅魯藏布江「大拐彎」,利用河道48公里內2000公尺的劇烈落差,採用「截彎取直」與隧洞引水技術,建設五座梯級電站。然而,該地區地質複雜,交通基礎設施匱乏,需鑿通20公里隧道,工程難度極高,建設期可能超過十年。大陸憑藉三峽大壩等項目的豐富經驗,展現技術信心,但成本與進度的不確定性仍是一大挑戰。
環境風險與地質挑戰
雅魯藏布江流經全球最深的雅魯藏布大峽谷,位於生物多樣性熱點。大壩建設將改變當地生態系統,可能淹沒森林、濕地,影響藏羚羊、雪豹等珍稀物種。專家警告,大規模開挖可能引發滑坡與泥石流,尤其該區地震頻發。2025年1月日喀則7.1級地震導致五座水電站大壩出現裂縫,造成120多人死亡,凸顯地質風險。四川省地質局高級工程師范曉指出,地震引發的山體滑坡與泥石流難以控制,可能危及工程與居民安全。大陸承諾優先生態保護,但具體方案尚未公開,引發外界質疑。
項目還可能影響下游水文環境。雅魯藏布江的沉積物對印度與孟加拉的農業至關重要,大壩可能攔截沉積物,導致土壤肥力下降與海岸線侵蝕。西孟加拉邦污染控制委員會主席卡揚·魯德拉(Kalyani Rudra)表示,沉積物減少將削弱布拉馬普特拉河沿岸農業生產力,影響數億人生計。大陸雖強調採取減排與生態修復措施,但缺乏透明的環境影響評估報告,難以平息國際社會的擔憂。
藏族社群與社會影響
墨脫水電站位於西藏墨脫縣,當地人口約1.5萬,主要為藏族及其他少數民族。項目可能導致農田與城鎮被淹沒,迫使數千居民遷移,影響生計。2024年四川藏人抗議水電站遭鎮壓,部分抗議者受重傷,顯示社會緊張。大陸對西藏的嚴格管控,使居民意見難以表達。駐印度西藏研究員馬修·阿克斯特(Matthew Akester)指出,項目帶來的基建,如高速公路,可能吸引更多漢族移民與遊客,改變當地文化與社會結構。
資訊不透明加劇爭議。大陸對資金來源、參與企業及搬遷規模等細節披露甚少。環境學者吉納維芙·唐尼龍·梅(Genevieve Donnellon-May)表示,缺乏水文數據與詳細計劃,使藏族社群的聲音難以被聽見,也讓下游國家難以評估影響。過去,西藏抗議活動常被壓制,2023年數百名藏人因反對另一水電項目被捕,顯示社群對大規模開發的不滿。
地緣政治的漣漪效應
雅魯藏布江流入印度後成為布拉馬普特拉河,續流至孟加拉匯入賈木納河,是數億人生計命脈。印度阿魯納恰爾邦首席部長佩瑪·堪杜(Pema Khandu)警告,大壩可能導致河流「大幅乾涸」,甚至被用作「水彈」,威脅阿迪部落等社群生存。孟加拉憂心水量與沉積物減少,影響農業與海岸線穩定。澳洲洛伊研究所2020年報告指出,大陸對青藏高原河流的控制,賦予其對印度經濟的箝制力。印度計劃在錫昂河建水壩應對洪水,恐引發區域競爭。
大壩位於中印爭議邊境,中國稱藏南,印度稱阿魯納恰爾邦。2020年中印邊境衝突後,水資源成為新緊張點。印度2024年12月提出抗議,敦促大陸確保下游利益。專家尼拉傑·辛格·曼哈斯(Neeraj Singh Manhas)指出,缺乏中印孟三國的布拉馬普特拉河盆地協定,使爭端難解。大陸雖稱已考慮下游影響,但未公開數據,引發不信任。
2025年5月,印度因與巴基斯坦緊張,暫停《印度河水域條約》,顯示水資源已成地緣武器。大陸與巴基斯坦的密切關係使大壩增添區域複雜性。吉納維芙·唐尼龍·梅警告,若無透明合作機制,項目可能引發「水戰」,動搖南亞穩定。孟加拉2025年2月要求更多項目資訊,未獲具體回應。
雅魯藏布江水電站是大陸在經濟、能源與地緣政治上的大膽布局。1.2萬億人民幣的投資為經濟注入活力,推進清潔能源目標,但環境、社會成本及對下游國家的影響,使這場1670億美元的豪賭充滿爭議。地質風險、藏族社群挑戰與國際緊張,考驗大陸的平衡能力。未來十年,這座全球最大水電站將牽動亞洲地緣政治脈動。其成敗將決定大陸能否在能源轉型與國際關係中找到平衡,抑或點燃更大紛爭。透明數據與跨境合作是化解爭議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