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不會白送!中經院估台美關稅15–20% 談判仍有空間

台美關稅談判,中經院長連賢明認為,先前台積電已宣布擴大對美投資,這對台美談判是有利基礎。圖為台積電的亞利桑那州廠。圖/取自加入台積 共創奇蹟 臉書
台美關稅談判,中經院長連賢明認為,先前台積電已宣布擴大對美投資,這對台美談判是有利基礎。圖為台積電的亞利桑那州廠。圖/取自加入台積 共創奇蹟 臉書

台美關稅正在協商中,中經院院長連賢明表示,台灣政府努力爭取具有競爭力的關稅,先前台積電已宣布擴大對美投資,這對台美談判是有利基礎,估計台灣最終稅率會落在15至20%。此與諸多名嘴認為「護國神山台積電已經給了美國,台灣還有什麼談判基礎」相悖。

在台美關稅談判前,台積電就已經到美國投資,此令許多評論員感到不滿,認為台灣政府太早讓出籌碼。中經院今天(25日)舉行「2025產業新局:關稅與地緣風險下的策略布局」台灣採購經理人營運展望研討會,媒體在會前詢問連賢明,日本對美大幅讓利,關稅稅率才得以從25%降至15%,台灣是否有能力給美國足夠條件,換取具有競爭力的稅率。

連賢明表示,日本經濟、人口規模都比台灣大很多,日本人口數約台灣5倍,單看日本承諾對美投資5000多億美元,會覺得非常可怕,但若除以5,壓力就會小很多;另一方面,台積電已經在美國投資1650億美元,這對台灣談判非常有利。

至於台灣能把什麼條件放上談判桌,是否包含汽車,連賢明說,台灣很早開始準備這題,從政府討論可以看到,不論是能源、產業合作、進口開放等,包括貿易與非貿易障礙,政府已經很努力談判,加上若給台灣關稅過高,對美國自身通膨不見得有利,估計最終稅率仍落在15至20%間。

同時,中經院今天公布「2025上半年台灣採購經理人營運展望調查」,結果顯示,關稅與匯率波動確實衝擊廠商營運及信心。該院調查,製造業預估2025全年營業收入年減1.55%,採購價格卻微幅攀升,並預期全年平均銷售價格與產能利用率皆負成長。

儘管如此,製造業依舊積極分散地緣政治風險、開發新產品或商業模式等轉型布局,並因應客戶要求,被動增加投資設廠,2025全年資本支出年增率仍有5.35%,但與2024年資本支出年增率13.15%相比,大幅降低。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