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王昌林23日在國新辦記者會上宣布,海南自貿港將於今年12月18日正式啟動封關運作,85個國家人員可免簽入境海南,「零關稅」商品範圍將由目前的1900個稅目擴大至約6600個稅目,約佔全部商品稅目的74%,從原先增加53個百分點;此外,將簡化內地貨物從海南出島的申報手續,申報項目從105項壓縮至42項,大力放寬出入口相關程序。封關當天意義重大,恰為改革開放啟動47周年紀念日。
中共2020年6月正式發布《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自貿港政策制度體系初步建立,今年12月18日海南將正式封關運作。王昌林表示,「封關」為海關用語,將海南島全島建成海關監管的特殊區域,實施以「一線放開、二線管住」的自由化政策制度,一線是指將海南自貿港與境外其他國家和地區間作為一線,實施一系列自由便利進出措施;二線則是將海南自貿港與大陸其他地區之間作為二線,針對一線開放的內容,為避免衝擊境內市場,實施配套措施精準管理。
海南開放型經濟研究會會長李世傑進一步指出,一線放開代表國際上的貨物可以自由進出海南,讓海南與世界實現高度貿易自由;二線管住則代表國際上的貨物進入內地其他地區依然要受監管,保證境內貿易的一致性,如果貨物進入內地,就需要加徵關稅。
目前,海南自貿港建設成型,海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馮飛表示,5年來,海南自貿港開放程度逐年增加,實際使用外資1025億元(人民幣,下同)年均增長14.6%。境外直接投資700億,年均增長97%。新設外資企業8098家,年均增長43.7%。此外,海南自貿港擁有中國最佳的免簽政策,共85個國家可免簽入境海南。
財政部副部長廖岷表示,封關後,在海南自貿港登記註冊的獨立法人企業,還有自貿港內符合條件的事業單位及民辦非企業單位,經「一線」進口徵稅商品目錄外的貨物可免徵,「零關稅」商品顯著提高,將由目前的1900個稅目擴大至約6600個稅目,從全部商品稅目21%大幅增至74%,加工增值達到30%的商品還可免關稅銷往內地。
對人方面,島內居民出入境進口業務零關稅、個人所得稅全中國最低、跨境資金流動自由便利、島外人員創業成本降低、投資機會增多、旅行購物享受多項優惠。
資金方面,企業和個人兩方面的稅收優惠力度持續加大、企業和個人所得稅稅率將有「雙15%」優惠政策,累計減免稅額分別超過310億元和170億元、加工增值免關稅政策試點範圍擴大至全島、離島免稅購物額度增加至每人每年10萬元。
大陸海關總署副署長王令浚表示,為落實進口商品「零關稅」,放寬貿易管理等開放政策,海關總署研究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對海南自由貿易港監管辦法》和系列配套管理制度,為精準監管提供保障制度。
綜合陸媒報導,「一線」進口方面,將進一步提高通關便利性,除依法需要檢驗檢疫或者實行許可證件管理的貨物外,海關將對進口「零關稅」貨物、保稅貨物等按規定實施直接放行,在「二線」出島方面,海關大幅壓縮「二線」出島申報項目,需企業申報的報關單項目,從105項壓縮至42項。
王令浚表示,除部分貨物從海南自貿港進入內地需要接受查驗外,大多數貨物以及所有的人員、物品、交通運輸工具等進出海南島,仍按現行規定管理,封關前後沒有變化。大家到海南出差、旅遊等,都與現在一樣,不需要額外辦理證件。
陸媒《第一財經》報導,自貿港封關後,海南的消費市場將顯著提升旅遊吸引力,旅遊產業預計迎來政策紅利,今天當地股持續拉升,康芝藥業20%漲停,海航控股、海峽股份、凱撒旅業等多股漲停,海馬汽車、海南礦業等也紛紛跟漲。
中信證券指出,封關最大意義在於貿易政策,同時有助於海南加快建設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島內旅遊產業鏈的景區、飯店、旅行社將長期受益,海南島吸引力提升、人流流動加大均有助於推動海南旅遊市場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