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22日表示,美中官員下周將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舉行第三輪高層會談,商討是否延長即將到期的貿易協議談判期限。他並指出,雙方將納入更多議題,包括中國持續購買遭制裁的俄羅斯、伊朗石油等敏感問題。川普(Donald Trump)稍早宣布已與菲律賓、日本達成協議,並公布先前與印尼簽署的貿易協議條款。
綜合路透、彭博社(Bloomberg News)報導,貝森特在接受福斯商業新聞網(Fox Business News)節目《與瑪莉亞早晨有約》(Mornings With Maria)訪問時表示:「我認為我們與中國的貿易目前處於非常好的狀態。」他補充,將於28日、29日與中國對口官員會面,討論重新平衡美中貿易關係。
瑞典總理克里斯特森(Ulf Kristersson)在X平台發文表示,歡迎瑞典主辦下周的美中會談,稱這對全球經濟具有重要意義。克里斯特森說:「雙方願意在瑞典會晤,尋求相互理解,是件正面的事。」
中國駐美大使館發言人則表示,北京與華盛頓已敲定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達成的貿易共識的落實細節,並補充:「請持續關注後續發展。」但未進一步說明。
自5月中旬以來,貝森特已與中國副總理何立峰兩度會晤,地點分別為日內瓦與倫敦,雙方致力於擬定並修正一項臨時貿易休兵協議,暫時撤回先前激烈報復性關稅措施,這些關稅一度威脅切斷全球前兩大經濟體之間的貿易往來。
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Jamieson Greer)、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以及首席談判代表李成剛也參與前述會談。
目前為止,中方已同意取消對稀土金屬與磁鐵出口至美國的禁令,而華府則同意恢復對中國出口半導體設計軟體、生產材料、商用航空引擎與其他商品。
雙方為處理更深層的爭議議題設定90天期限,將於8月12日屆滿。美方主要批評中國以政府主導與補貼推動出口導向型經濟,導致產能過剩,廉價商品湧入全球市場。中方則否認補貼產業,並將出口表現歸因於自身創新能力。若未能達成協議或延長談判,關稅將反彈回原水準:美方145%,中方125%。
貝森特表示:「我們將在斯德哥爾摩的會談中討論是否延長協議。」他並指出,美方還將談及其他議題,包括如何降低中國對製造業與出口的過度依賴。他說:「我們希望看到中國減少過剩產能,轉而專注於打造一個以消費為導向的經濟體。」
貝森特的副手佛克登(Michael Faulkender)則在接受彭博電視(Bloomberg Television)訪問時表示,談判將涉及中國對稀土的出口管制、市場准入,以及整體關稅水準。他說;「我們有極大的空間可以討論中國政府數十年來賴以在全球市場取得不公平優勢的作法。」
貝森特表示,他也希望就中國持續購買俄羅斯與伊朗遭制裁的石油,以及協助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戰爭的行為,對北京提出警告。
他指出,美國參議院正推動一項法案,針對仍持續購買俄羅斯石油的國家(主要為中國與印度)加徵100%關稅,該法案獲得兩黨支持。
貝森特說:「我也會與歐洲保持聯繫,歐洲對制裁俄羅斯喊得震天價響,但他們也必須準備好對遭制裁的俄羅斯石油祭出這類高額次級關稅,這非常重要。」
貝森特表示,多數國家的關稅水準將會從目前的10%「反彈」回4月2日的舊水準,不過談判仍可繼續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