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石破茂周三(23日)向親信透露,鑑於自民黨將於8月完成參議院選舉總結報告,他有意在8月底前辭職下台。石破茂當天將與自民黨最高顧問麻生太郎、副總裁菅義偉及前首相岸田文雄會面,就其去留問題進行商討。
《每日新聞》報導,此舉為現任首相與3位前首相齊聚一堂的罕見場面,一名政府相關人士表示,石破茂將以「低姿態」尋求3人理解。石破茂在參議院選舉大敗後表態有意繼續執政,卻引發黨內強烈反彈。地方黨組織要求他下台並刷新黨內體制,中堅與年輕議員則呼籲召開「兩院議員總會」,要求提前舉行自民黨總裁選舉。
由於黨內壓力不斷升高,石破茂的退陣時機仍可能有所變動。自民黨原定於7月31日召開兩院議員懇談會,現計畫提前至7月29日,啟動參議院選舉的總結工作。預計8月完成總結報告後,黨執行部將就責任問題作出判斷。選舉對策委員長木原誠二已表示將在總結完成後辭職,而作為自民黨總裁的石破茂的去留也將一併受到檢視。一名政權高層表示:「總結報告出爐後,執行部必須對責任問題作出明確判斷」。
若石破茂於本月內宣布辭職,預定下月召開的臨時國會將舉行首相指名選舉。然而,在自民黨與公明黨組成的執政聯盟為少數執政的情況下,新任自民黨總裁未必能順利當選首相。為確保與在野黨協商的時間,石破茂可能考慮延至下月宣布辭職。
石破茂周三在首相官邸接受媒體訪問,對於他曾提及作為續任理由之一的日美關稅談判已達成協議一事,他表示:「必須仔細審審視協議內容,才能評估其對進退的影響」。目前尚未明確說明該協議對其去留決定的具體影響。
石破茂自2024年10月上任以來,面臨多重挑戰。綜合日本媒體報導,去年(2024年)10月的眾議院選舉中,自民黨與公明黨組成的執政聯盟失去多數席位,僅獲得215席,遠低於過半所需的233席,創下自民黨15年來最慘重的選舉失利。今年(2025年)6月的東京都議會選舉同樣表現不佳,進一步削弱石破茂的領導地位。2025年7月20日的參議院選舉中,執政聯盟再度失利,僅獲得47席(自民黨39席、公明黨8席),加上非改選的75席,總計122席,未能達到參議院過半所需的125席。這是自民黨自1955年創黨以來,首次同時失去參眾兩院的多數地位。
國內挑戰方面,石破茂面臨通貨膨脹、物價上漲(尤其是「令和米騷動」造成白米價格飆升)、美國關稅威脅等經濟壓力,導致民眾對自民黨的不滿情緒高漲。此外,政治獻金醜聞持續影響自民黨形象,進一步削弱選民支持。石破茂的內閣支持率近期跌至20.8%,創下新低,顯示其領導威信受到嚴重挑戰。
黨內對石破茂的不滿日益加劇,特別是保守派對其在歷史問題及對華政策上的溫和立場感到不滿,部分選民轉而支持極右派參政黨,後者在參議院選舉中席次從1席激增至14席。 石破茂試圖透過日美關稅談判的進展及內政改革挽回民心,但黨內逼宮聲浪不斷,未來數月其領導地位恐難以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