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參院選舉極右「參政黨」大贏家 石破茂內閣面臨不信任動議

日本首相石破茂在該票過程中面色凝重。圖/取自ANNNewsCH《YouTube》官方頻道
日本首相石破茂在該票過程中面色凝重。圖/取自ANNNewsCH《YouTube》官方頻道

日本第27屆參議院選舉周日(20日)舉行,根據日本主要媒體報導的開票結果及出口調查,執政聯盟(自民黨與公明黨)在參議院(總席次248席)中未能保住過半數(125席)的優勢,成為1955年自民黨結黨以來,首次在眾參兩院均淪為少數執政的局面。

綜合《日本放送協會》(NHK)與《朝日新聞》報導,石破茂稍早表示,將「謙虛、真誠地面對嚴峻形勢」,但強調自己不會辭去首相職務,展現繼續領導的決心。開票結果顯示,執政聯盟的自民黨與公明黨在改選議席中分別取得39席與8席,合計47席,未能達到維持過半數所需的50席。連同非改選議席,執政聯盟共擁有122席,仍低於過半數門檻。在野黨及獨立候選人則合計獲得125席,其中最大在野黨立憲民主黨取得超過20席,遠超改選前的預期。立憲民主黨黨魁野田佳彥表示,將考慮對石破茂內閣提出不信任動議,這將使得政局的不穩定性加劇。

此次選舉的最大亮點之一是極右派「參政黨」的異軍突起。該黨在選舉中贏得14席,連同非改選議席,總計15席,較3年前的1席大幅增長。參政黨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透過社群平台崛起,以「日本人優先」為訴求,推廣疫苗陰謀論及反全球化論調,成功吸引保守派選民支持。該黨代表神谷宗幣強調,「日本人優先」並非完全排外,而是透過抵禦全球化來保障日本民眾的生計。

參政黨的成功反映了選民對經濟困境的不滿。近年來,日本面臨物價上漲、貨幣貶值及破紀錄的觀光客湧入,導致生活成本進一步攀升。參政黨反對「過激」的性別政策、脫碳計畫及寬鬆的移民政策,這些主張顯然迎合了部分選民對外來影響的憂慮。

此次選舉在物價高漲及美國關稅威脅的背景下進行,凸顯了選民對執政自民黨的不滿。自民黨近年來捲入多起政治醜聞,加深了民眾的不信任感。歷史上,自民黨在參議院失去過半數的首相通常在2個月內辭職,因此分析人士預測,若石破茂無法重獲民眾信任,其領導地位可能面臨挑戰。潛在的接替人選包括自民黨內的高市早苗、小林鷹之及小泉進次郎等人。

此外,外籍人士湧入及「過度旅遊」問題成為選戰焦點。外國居民人數創歷史新高,部分日本人認為外來人口推高了生活成本,對此感到不滿。為回應民意,石破茂上周宣布成立專案小組,針對外國人犯罪、土地購買及社會保險未繳等問題採取對策。

共同社報導,選舉當天的推估投票率為57.50%,較2022年的52.05%上升約5個百分點,顯示選民對此次選舉的高度關注。然而,執政聯盟的挫敗可能為持續進行中的美國貿易談判增添不確定性,進一步加劇日本政局的動盪。分析指出,參政黨的崛起不僅侵蝕了執政聯盟的保守派選票,也反映了日本社會對全球化與外來影響的複雜情緒。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