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振韓國經濟 首批「民生復甦消費券」開始申請隔天發放

韓國周一起開放首輪申請復甦民生消費券。圖/取自JIBS 뉴스/제주방송《YouTube》官方頻道
韓國周一起開放首輪申請復甦民生消費券。圖/取自JIBS 뉴스/제주방송《YouTube》官方頻道

韓國總統李在明上任後推出的首項大規模經濟振興政策「民生復甦消費券」(민생회복 소비쿠폰),周一(21日)正式開放申請,旨在刺激消費、支持中小企業及自營業者,緩解民生經濟壓力。

京畿道知事金東兗(Kim Dong-yeon)當日視察申請現場,盛讚新政府「方向正確」,並對計畫的長期經濟效益表示樂觀。

綜合韓聯社與《首爾經濟日報》報導,韓國行政安全部公告,首輪經濟復甦消費券的申請時間自周一上午9時至9月12日下午6時,民眾可透過線上或現場等多種管道申請。發放金額依個人經濟狀況及居住地而異,每人可領取15萬韓元(約台幣3183元)至45萬韓元(約台幣9550元),消費券於申請隔天發放,使用期限至今年(2025年)11月30日。第二輪申請將於9月22日起展開,限於收入低於90%的群體,每人可獲10萬韓元(約台幣2122元)。

金東兗周一上午親赴京畿道水原市原泉洞行政福利中心,檢查消費券發放準備情況。他表示:「新政府迅速通過追加預算,推出民生復甦消費券,顯示出支持民生的決心。這不僅能幫助困難的中小企業與自營業者,也為經濟結構改善奠定基礎」。

金東兗強調,京畿道已成立「民生復甦消費券任務小組」(TF),負責監督財政支援及計畫執行,確保政策順利推行。對於部分民眾擔心消費券可能增加稅負,他回應:「這項計畫旨在振興經濟與促進消費,長期看將帶動更多稅收,穩定財政」。他補充,第二輪針對低收入群體的差額補助將進一步刺激消費,同時抑制物價上漲。

彭博指出,這是李在明政府上任後的首次重大經濟舉措,顯示其以民生為優先的政策方向,特別針對低收入群體與地方經濟,可能有效緩解後疫情時代的經濟壓力,但也提醒執行細節與資金分配需透明以確保成效。

過去一個月,韓國多地受氣候異常影響,對經濟與民生造成挑戰。6月底至7月初,首爾及京畿道因強降雨引發局部洪水,部分地區交通受阻,影響小型商家營運。同時,南部地區如釜山因高溫熱浪導致電力需求激增,間接推高民生成本。專家表示,消費券的推出正值此時,可望緩解氣候災害對低收入群體的經濟壓力。

民生復甦消費券計畫被視為李在明政府振興經濟的關鍵一步。金東兗呼籲民眾積極使用,以促進經濟復甦。隨著第二輪申請即將展開,韓國政府將持續關注計畫對消費、物價及經濟成長的影響,力求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下穩固國內民生基礎。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