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你有「招蚊體質」嗎?科學解密蚊子為何總盯上你

炎炎夏日,換上清涼衣物、頻繁戶外活動,卻也引來蚊子「如影隨形」。圖/取自中新網
炎炎夏日,換上清涼衣物、頻繁戶外活動,卻也引來蚊子「如影隨形」。圖/取自中新網

炎炎夏日,氣溫節節攀升,換上清涼衣物、頻繁戶外活動,卻也引來蚊子「如影隨形」。每當「叮咬風暴」來襲,總有人不禁感嘆:「為什麼被咬的總是我?」民間廣為流傳的「O 型血招蚊說」,再度成為討論焦點。然而,這一說法真的可信嗎?

關於血型是否與蚊子叮咬有關,早有不同觀點。一項2004年發表於《日本醫學昆蟲學雜誌》(Journal of Medical Entomology)的研究指出,在特定條件下,O型血個體可能較其他血型更吸引蚊子,但該研究樣本量有限,未能作為普遍性結論。另有研究顯示B型血也可能較易招蚊,然而不同實驗條件得出的結論不一,均未經大規模驗證。根據《科學辟謠》與《科普中國》指出,目前並無充足證據顯示血型與蚊子偏好有穩定關聯,民眾不必因血型而過度擔憂。

雖然「血型論」無確切依據,但科學界已針對蚊子的偏好行為展開多方研究,結果顯示蚊子並非「隨機叮人」,而是有明確的「選擇機制」:
首先,二氧化碳排放多的人:蚊子擁有能感知10公尺內二氧化碳濃度的化學感應器,因此呼氣頻率高、代謝快的人(如成年人、運動後人群)更易被鎖定。

孕婦因代謝率增加約21%,體溫上升0.5~0.7℃,成為蚊子「最愛目標之一」。圖/取自中新網

孕婦因代謝率增加約21%,體溫上升0.5~0.7℃,成為蚊子「最愛目標之一」。圖/取自中新網

另外,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縮寫為CDC)運動者與體型較大者:運動後乳酸、尿酸和氨的分泌增加,亦提高蚊子感知的氣味濃度。同樣地,體重較重者也傾向於散發更多吸引蚊子的化學物質。

還有,每個人皮膚表面細菌種類與數量不同,研究發現某些細菌如葡萄球菌、放線菌代謝產物會吸引蚊子靠近。美國史密森尼學會(Smithsonian Institution)指出,飲用啤酒會導致體表散熱增加、代謝變化,進而吸引蚊子。

孕婦代謝率增加約21%,體溫上升0.5~0.7℃,成為蚊子「最愛目標之一」。穿深色衣物的人:蚊子視覺敏銳,偏好黑色、紅色等深色衣物,相較之下白色、淺灰等色系更安全。英國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院的雙胞胎研究發現,遺傳基因可能影響個人散發的體味組成,進而影響蚊子的選擇行為。

既然如此,我們能做的,是儘量減少吸引蚊子的機會。專家建議可從以下六點入手:
 1. 清除積水:蚊子繁殖需靠靜水,應定期檢查花盆底盤、排水口、空瓶罐等地。
 2. 保持門窗密閉:使用紗窗、紗門並關緊門窗,防止蚊蟲入室。
 3. 出門使用驅蚊產品:外出時可噴灑含避蚊胺(DEET)、派卡瑞丁(Picaridin)等有效成分的驅蚊液。
 4. 穿著淺色長袖衣物:遮蔽皮膚、減少顏色對蚊子的吸引力。
 5. 運動或飲酒後迅速洗澡:可降低身體表面誘蚊物質殘留。
 6. 孕婦、幼童應特別注意防護:使用適齡適劑量驅蚊產品,並避免在蚊子活躍時段(黃昏與黎明)外出。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