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日企員工間諜罪被判刑 進一步惡化日本人對大陸的不良印象

日僑間諜案宣判後,日本駐北京大使金杉憲治宣稱,中國法院做出這樣的有罪判決極其令人遺憾,日方要求盡快釋放當事人。圖/取自日本駐北京大使館
日僑間諜案宣判後,日本駐北京大使金杉憲治宣稱,中國法院做出這樣的有罪判決極其令人遺憾,日方要求盡快釋放當事人。圖/取自日本駐北京大使館

16日,一名日企日本員工因間諜罪被判刑,加上去年2起攻擊日本學童案件,再次惡化日本人對中國的不良印象。外務省外務報導官北村俊博16日強調,日僑被拘是阻礙日中之間人員往來和國民感情改善的最大因素之一。

自2012年日本國有化釣魚台後,日中關係就開始惡化,連帶影響雙方人員往來,根據2023年10月日本外務省公布的《海外日籍人數調查統計》顯示,2022年在中國生活的日本人比2021年減少5%,降至10萬2066人。「日經中文網」以2023年在大陸的日本人年減超過2%推測,在大陸的日本人將自2005年突破10萬人以後,約20年來首次跌破10萬人。

造成大陸日本人減少的原因有新冠疫情、日本大廠縮減在陸產能等,但最主要的因素還是日本人對中國的觀感快速惡化。2024年12月2日,日本非政府機構「言論NPO」公布在日中共同進行的民調顯示,對日本持負面印象的中國受訪者比2023年增加24.8個百分點,到達87.7%,對中國持負面印象的日本受訪者雖微幅減少3.2個百分點,卻仍有89.0%。換言之,近9成的中日民眾都看不爽對方。

今年雖是抗日戰爭的敏感年份,但北京為了「聯日抗美」,還是積極主動改善對日關係。5月份,大陸先是宣布清除所有日本專屬經濟區(EEZ)內的海洋探測浮標,接著又恢復福島以外的日本水產進口,甚至連睽違24年的日本牛肉都有望銷往大陸。

共同社分析,以石破茂政府去年10月上台為契機,中國領導層迅速轉變態度,致力於改善對日關係,這或許是因為中方認為在難以擺脫經濟低迷的狀態下,加之要與美國川普政府對抗,與日本強化合作不可或缺。

為何中方有意改善對日關係,卻還有近九成的日本人不爽中國?這跟著「少數執政」的石破茂政府處理日中關係的強硬態度有關。

就以16日的日僑間諜案為例,當天,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在例行記者會上在回答NHK提問時只表示,中國是法治國家,司法機關嚴格依法辦案,保障當事人的各項合法權利;按照有關國際公約和《中日領事協定》,為日方執行領事職務提供便利。林劍還強調,中方一貫支持中日經貿合作,為在華的日企與人士的合法經營提供良好環境,「我們歡迎外國企業來華開展經貿合作,在華和來華的外籍人員只要遵守法律,依法從業,就沒有什麼可擔心和不安的」。

日本駐北京大使金杉憲治則是在旁聽審判後表示,「做出這樣的有罪判決極其令人遺憾」、「我們要求盡快釋放,將為該男子提供支援」;日本大使館還放話,此次判決結果為有罪,勢必會對人員交流、日企投資等日中關係造成影響。日本駐北京大使館透露,2014年起包括此次判刑的日籍員工在內,已有17名日本人被拘,其中,有5人仍滯留在中國。

北村俊博16日也在記者會上強調,「日僑被拘是阻礙日中之間人員往來和國民感情改善的最大因素之一」;他還質疑,中國法院審判未對媒體相關人士公開,「包括一系列的被拘理由等在內,沒有做出與日本同等水平的對外說明」;他還透露,已向中方再次提出交涉,要求提高司法程序透明度。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