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奪大陸第一大省 廣東靠這「新產業」攀上高峰

廣東正積極推動AI與實體產業深度融合。圖/取自21世紀經濟報導
廣東正積極推動AI與實體產業深度融合。圖/取自21世紀經濟報導

在中美科技博弈日益激烈、人工智慧產業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廣東憑藉強勁的專利實力與應用導向創新模式,再度坐穩大陸「第一大省」之位。根據大陸知識產權局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近期發布的資料,廣東在中國專利獎與人工智慧專利數量上均位居全大陸首位,顯示其科技實力正全方位領跑。

在日前揭曉的第25屆中國專利獎中,廣東共獲得11項金獎、20項銀獎及超過190項優秀獎,總數位居全大陸第一。不僅超越了北京、江蘇、浙江與上海等傳統創新強省,甚至單一省份的獲獎總量已超越江浙滬三地總和。

隨著AI技術快速發展,大陸的人工智慧專利申請也呈現爆發式增長。根據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於2025年6月發布的報告,大陸AI相關專利總量突破150萬件,其中北京與廣東雙雙突破31萬件,並列大陸第一。

廣東的AI專利不僅總量龐大,更以企業為主體。圖/取自21世紀經濟報導

廣東的AI專利不僅總量龐大,更以企業為主體。圖/取自21世紀經濟報導

值得注意的是,廣東的AI專利不僅總量龐大,更以企業為主體。包括騰訊、華為、比亞迪、大疆、邁瑞等廣東科技巨頭,皆在WIPO公布的全球AI生成式專利企業榜單中名列前茅,騰訊更位居榜首。

專利產業化率方面,廣東數據亦明顯高於全大陸平均。大陸高新技術企業的發明專利產業化率為61.2%,而廣東多家企業已超過70%,顯示創新成果迅速轉化為生產力。例如,華為的5G載波專利已廣泛應用於終端產品與基站,騰訊的資料庫處理專利亦用於雲計算服務,比亞迪的電動車熱管理系統則解決了低溫續航問題。

今年初,中國AI公司DeepSeek在算法創新上取得突破,被視為「大陸版GPT」,引發國際關注。日前,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在演講中直言:「出口管制並未遏止中國AI發展,DeepSeek、阿里、騰訊開發的模型屬世界級」。

目前,廣東正積極推動AI與實體產業深度融合,其中,騰訊與邁瑞合作的「啟元重症大模型」已在臨床實現應用,提升醫療效率30倍;華為昇騰芯片亦成功突破高端算力限制,成為本土AI基礎設施的關鍵支撐。

根據騰訊提供的數據,其混元大模型已應用於政務、教育、金融、製造等超過30個產業場景,未來若微信正式開啟「AI接口」,將有望帶動國民應用級別的AI爆發。

人工智慧的下一場戰役不再只是技術之爭,更是應用之爭。正如微軟(Microsoft Corp.)副主席兼總裁布拉德史密斯(Brad Smith)在美國國會所言,「誰的技術被世界最廣泛採用,誰就能贏得AI競賽」。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