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紹成專欄】口出狂言再開重稅大刀 川普對俄恐比普丁更危險

湯紹成 /亞太綜合研究院院長 

川普在2025年重返白宮後,起初試圖重啟與普丁個人對話,並自詡為「和平締造者」。他曾於今年2月12日與普丁通話約 1.5 小時,討論了烏克蘭局勢、中東、中美關係與AI等議題,雙方並邀請互訪,顯示兩人試圖恢復領導人層級的互動。普丁也曾考慮安排在沙烏地阿拉伯或阿聯酋與川普會面,但未能實現。然而,隨著俄烏戰事持續與俄方攻勢不斷,川普公開批評普丁,導致兩人互動由試圖合作轉為互相警告與批評。

4月23日,普丁再次向基輔發動襲擊,川普在社群媒體和公開場合指責普丁:「Vladimir, STOP! 5000名士兵每週喪生」。他更公開稱普丁為「絕對瘋狂」(gone absolutely CRAZY!),表達對普丁的不滿與失望。

此外,川普多次表示對普丁的行為「不開心」(pissed off),尤其對普丁指責澤倫斯基不可信任一事,感到憤怒。5月中,川普面對記者時明顯失控,表示「直到我見到他,什麼都不會有進展」。

直至7月14日,川普宣布重新提供愛國者飛彈系統(Patriot)給烏克蘭,並要求北約盟友負擔成本。同時向普丁提出「50天內達成停火,否則將針對與俄羅斯交易的國家實施100%關稅」,此乃川普對普丁前所未見的不友善作為。川普還表示會支持一項高達500%關稅與次級制裁的俄羅斯能源出口制裁法案,這代表川普對俄制裁態度從此前的溫和轉向更強硬,反映他對普丁的不耐與失望。

但普丁幕僚稱川普的批評只是「情緒過度」(emotional overload),暗示不將其言論放在眼裡。前俄國總統梅德韋傑夫則公然揶揄川普的政策和期限是「戲劇化」(theatrical)。儘管當前雙方立場對立,克里姆林宮仍開放恢復雙邊領導人對話的可能性,並認為在技術與經濟領域仍有合作空間。雙方仍保持電話或預備會面的規劃,但尚未有具體時間表。

由此可見,川普不再像第一任期那般公開讚揚普丁,而是針對俄方戰爭行為展開施壓,並試圖以經濟手段來逼迫對方。相對的,川普的軍援與制裁威脅受到歐洲與北約普遍讚許,但亦有人質疑其政策穩定性。川普外交策略再次顯示其不穩定性與情緒驅動特質,可能影響未來全球穩定。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