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將領示警:北約需更多長程飛彈以嚇阻俄羅斯潛在攻擊

 歐洲在長程非但方面高度依賴美國。圖為飛彈彈驅逐艦查菲號發射一枚戰斧巡弋飛彈。圖/取自USS Carl Vinson (CVN 70)臉書
歐洲在長程非但方面高度依賴美國。圖為飛彈彈驅逐艦查菲號發射一枚戰斧巡弋飛彈。圖/取自USS Carl Vinson (CVN 70)臉書

俄羅斯在烏克蘭戰爭中大量動用長程飛彈,攻擊敵後指揮所等目標,加劇歐洲的安全壓力;而歐洲本身在這類武器上高度依賴美國,自行生產的長程飛彈不僅數量有限,射程也相對較短。隨著俄羅斯預期將加速生產長程武器,美國一位陸軍將領表示,北約(NATO)需要擁有更多長程飛彈,才能嚇阻俄方對歐洲發動攻擊。

路透報導,俄羅斯在烏克蘭戰爭中有效運用長程飛彈,令西方軍事官員更加重視這類武器在打擊敵軍後方指揮所、運輸樞紐與飛彈發射器方面的戰略價值。

駐德國威斯巴登美軍基地的美國少將拉弗提(John Rafferty)受訪時表示:「俄軍規模如今比戰爭初期更大,我們很清楚他們會持續投入長程火箭、飛彈與先進防空系統的建設,因此北約加強這方面戰力極為重要。」

這場戰爭凸顯歐洲對美國長程武器的依賴,烏克蘭正試圖強化自身防空系統。拉弗提最近結束美軍駐德第56砲兵司令部的指揮任務,該部隊正準備自2026年起,在歐洲境內短期部署美國長程飛彈。

德國國防部長皮斯托瑞斯(Boris Pistorius)14日與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會晤時,預計將針對該項部署協議是否在川普重返白宮後繼續實施,尋求進一步釐清。該協議最初由柏林與華府在拜登政府時期達成,內容包括部署射程達1,800公里的戰斧飛彈,以及射程約3,000公里、仍在研發階段的高超音速武器「黑鷹」(Dark Eagle)。

俄羅斯批評美國計劃在德國部署長程飛彈,認為這對俄國國家安全構成嚴重威脅,並否認北約成員國會遭攻擊的可能性,強調自己之所以入侵烏克蘭,部分原因是反對北約擴張。

奧斯陸大學飛彈研究人員霍夫曼(Fabian Hoffmann)估計,北約約90%的長程飛彈能力來自美國。他指出:「長程打擊能力對現代戰爭至關重要。你絕對不希望像烏克蘭戰爭初期那樣,在沒有這類武器的情況下被迫應戰,這會讓你立即陷入劣勢。」

意識到此弱點後,歐洲國家在川普壓力下同意增加軍費開支。雖然部分歐洲國家已有自己的長程飛彈,但數量與射程有限,美國飛彈射程可達數千公里。

歐洲目前的空射巡弋飛彈如英國的「暴風影」(Storm Shadow)、法國的「SCALP EG」(與英國暴風影為同型飛彈)、德國的金牛座(Taurus),其射程為數百公里;法國的海射巡弋飛彈MdCN則可達1,000公里以上。這些飛彈皆由歐洲軍火製造商歐洲飛彈集團(MBDA)(旗下有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分部)研製。

目前,法國、德國、義大利、波蘭、英國與瑞典正共同參與一項名為「歐洲長程打擊構想」(European Long-Range Strike Approach,ELSA)的計劃,目標是取得地面發射的長程常規飛彈。其中,英國與德國已於5月中旬宣布,將啟動研發射程超過2,000公里的新型飛彈。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