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隱形戰艦朱瓦特級飛彈驅逐艦 駛入日本橫須賀軍港

7月7日美國海軍朱瓦特級飛彈驅逐艦二號艦「邁克·蒙梭」號駛入日本橫須賀軍港。圖/取自@dd117suzutuki X
7月7日美國海軍朱瓦特級飛彈驅逐艦二號艦「邁克·蒙梭」號駛入日本橫須賀軍港。圖/取自@dd117suzutuki X

據日媒報導,美國海軍朱瓦特級飛彈驅逐艦(Zumwalt class destroyer)二號艦「邁克·蒙梭」號(USS Michael Monsoor )(DDG1001),7日駛入日本橫須賀軍港。今年該艦進行首次部署,被分配到美國海軍第15驅逐艦中隊(DESRON 15)—海軍「最大的驅逐艦中隊和第七艦隊的主要水面艦艇部隊」,開始駐紮在印太地區,母港設在關島。

「邁克·蒙梭」號驅逐艦抵達日本,很難說是否與大陸海軍先前兩艘航母戰鬥群突破第二島鏈有關,但也是這艘科幻戰艦第一次靠近大陸,證明美國對朱瓦特級驅逐艦的重視。

3月28日「邁克·蒙梭」號驅逐艦從聖地牙哥啓航,開始其首次部署。4月3日,「邁克·蒙梭」號停泊在夏威夷珍珠港的希卡姆聯合基地的B25碼頭;4月4日移至Lualualei海軍彈藥庫W4碼頭裝載彈藥;4月6日離開珍珠港。

4月10日,「邁克·蒙梭」號驅逐艦在太平洋中部航行時,與「尼米茲」號航母(CVN 68)、「庫爾特·威爾伯」號驅逐艦(DDG 54)、「格里德利」號驅逐艦(DDG 101)、「倫娜·H·蘇特克利夫·希格比」號驅逐艦(DDG 123)和「約翰·劉易斯」號補給船進行一次聯合演練活動;4月11日,與「約翰·劉易斯」號補給船進行了海上補給。

4月17日,「邁克·蒙梭」號驅逐艦停靠在關島阿普拉港(Apra Harbor)的維克托碼頭5號泊位,進行為期4天的港口停靠;4月21日,該艦在啓航不久後發生工程故障,再次停靠在維克托碼頭5號泊位;6月10日,該艦在進行出海試航後再次回到維克托碼頭5號泊位短暫停留。直至7月7日,「邁克·蒙梭」號驅逐艦停泊在日本橫須賀海軍基地3號碼頭。

朱瓦特級驅逐艦是在冷戰結束後美國毫無競爭對手情況下,為深入敵方近海執行對地縱深打擊任務而設計的一款側重「前沿部署、前沿存在」的戰艦。該級艦採用包括全隱形技術、先進艦炮系統(AGS)、雙波段雷達、綜合電推在內的多種先進技術,很多技術都是首次應用,新技術佔比過高導致朱姆特級進度不斷拖後,項目超支。

美國海軍最初計畫建32艘該級艦,最終只決定建造3艘,首艦朱姆特號於2016年10月15日才服役,而此時該級艦單艦造價已高達79億美元。二號艦「邁克·蒙梭」號於2019年1月26日服役,直到今年才進行首次部署。

該艦主要武器是2門155毫米艦炮和80單元的MK57艦舷垂直發射系統,尤其是MK57垂直發射系統口徑比傳統的MK41垂直發射系統更大,能夠搭載尺寸更大的對陸攻擊彈藥,也能搭載各型艦空飛彈和反導攔截彈。

155毫米艦炮目前已經證明華而不實,即將進行拆除替換,準備在其位置上佈置4座APM垂直發射系統,該發射管與裝備於哥倫比亞級(Columbia-class submarine)和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Ohio-class submarine)上的「三叉戟」潛射彈道導彈發射筒直徑相同,採用冷發射方式,每座APM發射管內可容納3枚「常規快速打擊」(CPS)高超音速飛彈,驅逐艦就能裝備12枚CPS高超音速飛彈,射程超過2776公里,最大飛行速度15馬赫,裝備名為「通用-高超音速滑翔體」(C-HGB)的雙錐體戰鬥部,打擊精度可達到分米級,並有能力攻擊機動中的艦船。

此次部署之後,「邁克·蒙梭」號驅逐艦將返回美國拆除155毫米艦炮,進行升級改造。這次部署可算是原始形態的「邁克·蒙梭」號驅逐艦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出現在大陸附近。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