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買家繞過北京禁令 由泰國、墨西哥轉運進口中國關鍵金屬

中國去年禁止銻等關鍵金屬出口至美國,但美國進口量不減反增。圖/翻攝自Thoisoi2 - Chemical Experiments! YouTube頻道
中國去年禁止銻等關鍵金屬出口至美國,但美國進口量不減反增。圖/翻攝自Thoisoi2 - Chemical Experiments! YouTube頻道

自中國去年禁止銻、鎵與鍺等關鍵金屬出口至美國後,美國進口量不減反增,大量來自泰國與墨西哥的銻產品異常湧入,海關與航運紀錄顯示,至少有一家中資企業涉入透過第三國轉運出口。產業專家指出,這類繞道手法已成趨勢,凸顯中國雖已實施禁運,卻難以有效封堵漏洞。

路透報導,中國在銻(Antimony)、鎵(gallium)和鍺(germanium)這三種用於通訊、半導體與軍事科技的礦物供應上具主導地位。去年123日,在美國對中國晶片產業施壓後,北京禁止這些礦物出口至美國。

這波貿易流向變化突顯全球圍繞關鍵礦物的競爭日益激烈,也反映中國在與美國角力經濟、軍事與科技主導地位之際,在出口限制的執行上面臨的挑戰。

具體來看,貿易數據顯示美方貨品正透過第三國轉運,中國官員也已承認這一問題。

三名產業專家,包括兩位美國企業高層向路透表示,他們近月仍能從中國取得受限礦物,進一步印證這一判斷。

美國海關數據顯示,自去年12月至今年4月,美國自泰國與墨西哥共進口3,834公噸的銻氧化物,超過過去近三年總和。

同期間,中國海關數據顯示,泰國與墨西哥躍升為中國銻出口的前三大市場,而2023年(中國限制前最後完整年度)兩國尚未進入前十名。

根據顧問機構RFC Ambrian,泰國與墨西哥各僅有一座銻冶煉廠,其中墨西哥的設施今年4月才重新開工,兩國本身皆未大量開採此礦。

雖然價格上漲,美國今年進口的銻、鎵與鍺總量預計將與禁令前相當,甚至可能超越。

資料顯示,中國對泰國與墨西哥的銻氧化物出口在20241月至20255月之間明顯上升。

數位貨運審核平台「Publican」執行長齊安(Ram Ben Tzion)指出,儘管貿易數據無法辨識具體企業,但已有明確轉運證據。他說:「這是一種模式,而且這種模式非常一致。」他補充,中資企業「極具創意地規避規範」。

中國商務部5月曾表示,某些海外實體與國內不法分子「勾結」,逃避出口管制,並稱阻止這類行為對國家安全至關重要,但並未回覆路透針對自去年12月以來貿易流向變化的詢問。美國商務部、泰國商務部與墨西哥經濟部也未回應。

根據美國法律,美方買家購買原產自中國的銻、鎵或鍺並不違法。中資企業只要持有出口許可證,即可將這些礦物出口至非美國地區。

美國Gallant Metals執行長帕克(Levi Parker)告訴路透,他每月仍從中國取得約200公斤鎵,但未透露參與的公司以避免潛在風險。他描述流程為:中國採購代理先向生產商取得貨物,再由貨運公司將貨物轉送其他亞洲國家,重新標示為鐵、鋅或美術用品等。

繞道方式既不完美也不便宜

但帕克表示,這些繞道方式既不完美,也不便宜。他希望每月能進口500公斤鎵,但較大的貨量容易引起注意,而中方物流公司因風險升高而更加謹慎。

根據ImportYetiExport Genius等平台的36份提單,泰國中資企業Unipet(中國銻生產商Youngsun Chemicals的子公司)自去年12月至今年5月間,出口至美國至少3,366公噸銻產品,約為去年同期的27倍。
提單列明貨物內容、交易方及起運與抵達港口,但未揭示原料來源,也無法確定是否涉及轉運。
路透無法聯繫到Unipet,寄送問題至其登記地址亦未獲回覆,其母公司Youngsun Chemicals也未對對美出口一事作出回應。
Unipet的美方買主為德州公司Youngsun & Essen,該公司過去主要自Youngsun Chemicals進口三氧化二銻,該公司與總裁宋吉米(Jimmy Song)皆未回覆查詢。

中國政府5月啟動打擊關鍵礦物轉運與走私的行動。據受訪律師表示,違規者可能面臨罰款與未來出口禁令,嚴重者將以走私論處,處五年以上徒刑。律師指出,即使交易發生於海外,中國法律仍適用於中資企業。在轉運情況下,若賣方未盡調查最終用戶的責任,也可遭檢控。

儘管出口限制導致鎵、鍺與銻價格飆升,但仍有業者願意冒險從事此類交易,海外市場可望獲得豐厚利潤。

中國早已對上述三種礦物實施出口許可制度,即便如此,其對美國的銻與鍺出口量仍低於限制前水準。

齊安表示,北京當前面臨的挑戰是如何讓其出口管制制度真正發揮效力。他說:「雖然政策都已制定,但執行層面完全是另一回事。」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