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務部13日正式宣布,撤銷前總統拜登(Joe Biden)時期推出、原訂本月15日生效的「AI擴散規定」(AI Diffusion Rule),此舉代表川普政府擬全面重寫美國AI半導體出口政策,並轉向與可信賴的外國夥伴個別協議,取代原有的三級出口管制架構。
該項「AI擴散規定」是拜登政府在今年1月15日所發布,針對取得AI晶片的國家依據風險等級進行分級管理,並要求出口商取得美國政府許可,否則不得將先進AI晶片出口至包括中東與東南亞在內的多數地區。該政策雖意圖防止中國透過第三國取得美國尖端技術,卻因涉及數十國家,被外界批評過度嚴苛且影響外交關係,也招致輝達(Nvidia)、甲骨文(Oracle)等美企強烈反對。
在美國商務部工業安全局(BIS)發表的聲明說,規定一旦實施,不僅將「扼殺美國創新,並對企業施加繁重監管負擔」,更可能「損害美國與多國外交關係」,因其將數十個國家貶為「二級地位」。工業安全局副局長凱斯勒(Jeffery Kessler)表示,已指示執法官員不執行這項規定,並將在《聯邦紀事》發出正式撤銷通知,未來將公布替代規範。
凱斯勒強調,「川普政府將採大膽且包容的策略,與值得信賴的外國合作夥伴共同推進美國AI技術發展,同時防止技術落入敵對國家手中。我們拒絕拜登政府強加於美國人民的錯誤且適得其反的AI政策。」
同日,商務部也推出新晶片出口控管的三項行動指引,包括:一,明確指出全球任何地點使用華為Ascend(昇騰)晶片均違反美國出口法規。換言之,不論地點,只要該晶片屬受美國EAR規管的技術/產品,其使用與流通都在美國政府監管的長臂管轄內。;二,警告美國AI晶片若被用於訓練或推理中國AI模型,將可能產生國安後果;三,向美企提供供應鏈防範「轉手策略」的具體建議等。
這些行動突顯川普政府立場強硬,欲在遏止中國技術進展的同時,鞏固美國在全球AI領域的主導地位。據彭博指出,此次撤銷並非代表對華政策鬆綁,反而可能使各國需透過與美國進行雙邊談判才能獲得先進晶片,創造新的外交與經濟協商空間。
知情人士透露,川普團隊正考慮對曾將美國晶片轉售中國的國家(如馬來西亞、泰國)施加額外限制。未來數月,美國與各國磋商的雙邊協議條款,將決定全球AI供應鏈重組方向。然若需面對多國不同政策與合約規定,企業恐將陷入高複雜度的遵循挑戰。
美國自2022年起對中國祭出先進晶片出口禁令,並多次擴大範圍。拜登政府2023年將限制擴及逾40國,納入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馬來西亞、印度與波蘭等地,擔憂這些國家成為中國技術繞道的跳板。此次遭撤銷的「AI擴散規定」即是在此背景下於拜登任期最後一週火速推行,然在川普政府全面翻盤下,已劃下句點。
美國商務部重申,未來政策將以提升AI創新能量、保障國安利益與強化國際合作為核心,確保美國在AI時代的全球領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