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降汽車關稅激怒川普? 王婉諭:應及早啟動產業轉型計畫

時代力量黨主席王婉諭在臉書上發文表示,及早啟動產業轉型計畫,而不是依賴一個高關稅的保護措施。圖/取自王婉諭臉書
時代力量黨主席王婉諭在臉書上發文表示,及早啟動產業轉型計畫,而不是依賴一個高關稅的保護措施。圖/取自王婉諭臉書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近日陸續公布了各國最新的對等關稅稅率,而台灣目前並未列入名單。許多人建議政府應將汽車關稅調降至零,以作為談判的籌碼;對此,時代力量主席王婉諭表示,全台汽車及零件業的從業人數超過8萬人,政府當然有責任來關心這些人員的福祉,但真正的保障方式應該是及早啟動產業轉型計畫,而不是依賴一個高關稅的保護措施,讓整體民眾繼續承擔成本。

川普在本月7日後陸續宣布新關稅,包含 25%關稅的日韓、同樣遭徵25%的馬來西亞及哈薩克,南非則為30%,最高是寮國及緬甸,被課徵40%,皆8月1日上路。

為此,王婉諭在臉書上發文指出, 台灣政府幾十年來以高關稅保護國產車業,但卻沒有催生出一個真正具競爭力的汽車工業。我國繼續收著 17.5% 的高額關稅,但買到的卻是配備東缺西省、在安全上不得不妥協的選擇。如今,台美貿易談判進入關鍵期,她人正好在美國,路上沒有見到任何台灣國產車,但心中卻有著許多擔憂。

王婉諭續指,如果談判觸礁,導致結果不如預期,那真的會對台灣的出口與就業市場,造成很大的影響。根據目前行政院的說法,我方尚未收到美方第一階段的對等關稅通知信,代表談判還在進行中,但同一時間,各界也傳出部分消息指出「談判卡關的主因之一,正是台灣不願調降汽車進口關稅」。

王婉諭表示,如果談不成,遭殃的可不是汽車產業,而是我國的電子、紡織、機械等主要出口,這不是可以輕忽的代價。

王婉諭強調,全台汽車與零件業受僱者有超過 8 萬人,政府當然有責任照顧。但真正的照顧,應該是及早啟動產業轉型計畫,協助零組件與車用電子升級、拓展出口,而不是靠著一張高關稅保護傘,讓全民繼續買單。而且,對消費者來說,這不只是價格問題,花同樣的錢,可以買到配備齊全、安全完整的進口車,不用再為了預算而選擇少了氣囊、少了主動防護的國產車,這更是在同步在改善台灣的交通安全。

「經濟部自己也評估:美國車在台灣市占有限,關稅調降的影響在可控範圍內」王婉諭表示,既然如此,為什麼我們不趁現在跨出那一步?別繼續活在那個「平行時空的幻想」裡,更別為了國產車產業,阻礙此刻的台美貿易談判,她誠心希望,在 8 月 1 日,川普的新關稅正式實施前,台灣能收到振奮的好消息。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