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成/翻轉教育與行動學習學會特約研究員
日本關稅談判可用的緊箍咒是汽車、鋼鐵鋁、還是藥品?真實狀況可能是跌破眼鏡的「以上皆非」。當白宮顧問納瓦羅直言:「非關稅障礙才是最大問題」,一直以來維持在相對低檔的亞洲貨幣,恐怕都坐立難安。其中又以國家手段維持低利率,保障出口競爭力的日圓,最難自「圓」其說,日本早就是美國的貿易觀察名單;即便如此,日本央行現在也沒有升值日圓的空間,加上日本外債高占GDP的300%,每調高一碼就增加幾十兆的利息支出,這或許是日本首相石破茂面對關稅談判,最不想被掀開的「遮羞布」。
日圓不升值 估計日本還撐得住川普高關稅
美國財政部21日發表聲明,罕見針對日圓清楚表態。財長貝森特和日本財務大臣加藤勝信在加拿大會面時,兩人討論匯率水準(Foreign Exchange Levels),共同聲明表示,當前的匯率反映基本面(Fundamentals)。這項G7場邊會議的消息,是在日本最高貿易談判代表赤澤亮正,第三輪赴美前發表,形同為美日關稅談判設定了「樓地板」;換言之,這個共同聲明的政治訊息就是「川普不會逼升日圓,但不代表美國拿日圓沒有辦法」。
1985年美、日、西德、法、英五大工業國簽署廣場協議(Plaza Accord),五大工業國聯手買入日圓,造成日圓大幅度升值,日本企業出口困難,獲利減少,進而長期衰退。有人把廣場協議與日本「失落的30年」連結,筆者持保留態度;2023第4季以前,日本都還是全球第3大經濟體,如果真趴了30年,怎麼還有老三可當,這老三也太幸福了。然而不可諱言的是,美國一旦操作匯率,外部性極大,安倍經濟學重擊日本中小企業,日圓再升值,中小企業不用玩了!
川普透過社群媒體直指,某些國家透過「非關稅障礙」作弊(Cheating),第一項是操縱匯率,第二項是加徵營業稅(VAT),兩項都被認為是指著日本鼻子罵。日本首相石破茂先前不惜親上節目反擊,「川普對於日本消費稅的指控是誤解,日本消費稅額和退稅的規定,都是比照世界標準。」他甚至揶揄川普表示「我不會直接說川普錯了,免得他生氣,我會說『該不會他搞錯了』」。
只要日本政府使勁防守匯率,關稅談判就不至於滿盤皆輸,即便汽車從業人員高達550萬人,產值占日本GDP10%以上,現在進口關稅27.5%,已經接近中國30%,日本也還有時間拖延。只要美國不使出匯率手段,估計短期間日本產業界還撐得下去。
美國主要目標似乎不是日本。美中達成貿易協議,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說「已達成90天暫緩、大幅調降關稅水準的協議」;中國商務部也立即公告,雙方還有一套機制繼續協商。隨即川普立刻就將外交重心轉往中東,進行國是訪問,很明顯川普是要證明他有實力拉攏中東盟友。
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雙方達成價值2千億美元的經濟協議,川普與阿聯總統穆罕默德,還共同出席阿布達比新AI園區第1期的揭幕儀式;川普親口宣布要在阿聯建設美國境外最大AI園區,阿聯也將獲准每年進口50萬枚輝達最先進AI晶片;類似的場景也發生在沙烏地阿拉伯,輝達向沙國AI新創公司Humain,供應超過1.8萬顆GB300 Blackwell晶片;超微(AMD)也將與Humain合作,建構一項價值100億美元的資料中心計畫。阿聯和沙國正想從能源大國轉為科技大國,川普在這個轉型過程施點小利,哪怕是空頭支票,也能成為在中東牽制中國的槓桿。
2023年到美國的外國直接投資(FDI)總額達到5.4兆美元,較2018年增加了29%;其中,日本、加拿大、德國、英國等四國的直接投資總額占比超過一半,特別是日本的7,830億美元占比居冠,是美國最大的單一外資來源國,占外國直接投資15%。加拿大緊隨其後,占14%,接著才是德國。在2018年之前,英國一直是對美國投資最多的國家,但此後已降至第四位。
中日韓「自由貿易協定」會是石破茂抗美的一張牌
由此可見,日美關稅談判,川普政府還沒有必要當面給石破茂難堪,甚至讓人聯想是否刻意「放水」給日本政府。要說暫緩對等關稅90天到期後,日本會遭受到逞罰性的對待,根本不切實際。原因無他,只要日圓不被要求升值,日本多在美國設幾個汽車工廠,或是降低美國進口車的檢驗標準,讓馬路上多跑幾輛美產車,都是日本的籌碼。石破茂今後如何利用中國市場,特別是重啟停頓多年的「中日韓自貿協定」洽簽工作,設法讓日本跨國企業進行成本的再平衡,進一步轉嫁美國新增關稅壓力,才是外務省不願公開承認的「抗川保日」盤算。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