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政府拚去蔣化 張善政表態沒必要 網挺:中正路已成生活地標

面對賴政府力拚去蔣化,桃園市長張善政表態,「桃市府立場堅定,慈湖維持現在做法、中正路也不異動」。圖/取自張善政臉書
面對賴政府力拚去蔣化,桃園市長張善政表態,「桃市府立場堅定,慈湖維持現在做法、中正路也不異動」。圖/取自張善政臉書

賴政府力拚「去蔣化」,研擬全台「中正路」改名政策,及移除蔣公銅像,並點名桃園等縣市進度慢。桃園市長張善政22日表態,桃市府立場堅定,慈湖維持現在做法、中正路也不異動,並讚台中市長盧秀燕稱賴政府「吃飽太閒」是大家心聲。對此,有臉書粉專發文酸賴政府,沒錢給阿兵哥吃飯,有錢瞎改路名;網友也留言表示,「從小到大真的不會把中正路和蔣中正連結到一起」,儼然中正路已成生活地標,不是政治符號。

議員楊朝偉22日在議會以近日中央提及兩蔣園區要改名,刪除「謁靈」、「陵寢」用語,甚至取消衛兵交接質詢,認為慈湖已是觀光景點,市府投入非常多經費如水舞、夜間活動吸引觀光客,也能串連大溪慈湖一日遊景點,批賴政府製造對立。

張善政表示,是民進黨立委在立院質詢衍生,國防部有請市府代表開會,桃園當場表態基於觀光的吸引力,希望維持現在做法,會議上國防部並無結論,對方只說會納入研議。觀旅局代理局長王麗娟也補充,兩蔣文化園區為桃園擁有特殊冷戰時期的歷史記憶景點,儀隊表演已是慈湖不可或缺一部分,慈湖園區更是北橫觀光重要門戶,去年遊客有39萬人次,近3年慈湖周邊平均每年遊客達326萬人次。

楊朝偉也提到中正路跟中正國小改名問題,批「難道每換一次總統或領導人就要改一次地名」?張善政強調,「桃園市政府沒有打算更動」,中正路改名會造成很大的困擾,後續涉及門牌整編、民眾身分證、公用事業及金融機構等文件資料都要變動,「這改下去不得了,多年來大家已經叫習慣,沒必要在這個時間點去改名,市府立場非常清楚」。

民政局也說明,桃園除龜山外,其他12行政區各有1條中正路,共2萬3013面門牌、2萬711戶、4萬6026人設籍,且是各行政區最繁榮地帶,商家林立,變更商業登記門牌地址程序繁瑣,影響層面及範圍廣泛,過去桃園曾有2次大型路名變更提案,分別是台1線和中豐路,最後都破局。

對此,臉書粉專「政客爽」22日發文酸賴政府,「沒錢給阿兵哥吃飯,有錢瞎改路名,偉哉賴政府。」下方不少網友留言表示,「內政部長吃飽太閒,天天搞意識形態」、「我2000年生的,從小到大真的不會把中正路和蔣中正連結到一起,我只覺得中正、中山等等老路名其實都蠻好聽的,根本不會想要去改什麼路名之類的」、「這種擾民又傷財只有阿呆的人才會想出來要做的事」、「接下來名字裡有中有正,通通都要改,字典裡面有中或國都不行」。

延伸閱讀

YT-梅花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