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長照也能很科技! 文化大學攜手台灣長照人才品管學會培育長照3.0專業人才

文化大學攜手台灣長照人才品管學會,共同推動「長期照護創新行動計畫」,致力培育符合長照3.0趨勢的健康AI專業人才。圖/文化大學提供
文化大學攜手台灣長照人才品管學會,共同推動「長期照護創新行動計畫」,致力培育符合長照3.0趨勢的健康AI專業人才。圖/文化大學提供

中國文化大學於日前(20日)宣佈與台灣長照人才品管學會攜手合作,啟動「長期照護創新行動計畫」。該計畫旨在培育符合長照3.0趨勢的健康AI專業人才,推動人文與科技並重的長照教育改革,迎接全民健康照護的新時代。

本計畫結合文化大學的跨院系資源和學會的實務專業,以系統化方式培養具備人文素養、科技應用能力及社會關懷精神的長照人才。文化大學強調「預防重於治療」,積極採用AI智慧科技及輔具,發展個人化與創新的照護模式,以提升服務品質及效率,促進長照體系的可持續發展。

文化大學校長王子奇指出,此次與台灣長照人才品管學會的合作,是大學知識服務社會的重要實踐。他強調,未來透過這一合作平臺,將培養學生不僅具有專業技能,還具備關懷、理解與創新的能力,以回應高齡社會日益多元化的需求。

台灣長照人才品管學會理事長謝文淮醫師表示,長照工作是一個跨領域、跨系統的整合工程,文化大學的加入將人文與教育觀點引入長照領域,有助於建立更具整合性與前瞻性的長照體系。

以非醫療觀點切入長照領域,強調延緩與預防失能。推動運動、音樂、戲劇與藝術等「人文療癒」方式協助學生從「做中學、學中做」,落實產學接軌。圖/文化大學提供

以非醫療觀點切入長照領域,強調延緩與預防失能。推動運動、音樂、戲劇與藝術等「人文療癒」方式協助學生從「做中學、學中做」,落實產學接軌。圖/文化大學提供

文化大學指出,透過跨院系的師資合作和多元課程設計,學生將在大學期間接觸智慧照護的相關知識和實作經驗,提前與職場接軌,成為具備人文關懷與科技能力的「長照3.0健康AI新世代人才」。

文化大學體育不分系戴旭志教授強調,學校早已與社群及衛福部合作超過十年,未來將積極響應長照3.0藍圖,針對政府推出的「住宿型機構照護品質獎勵計畫」,計劃在健康促進站引進AI科技,以提供個人化的健康管理服務,涵蓋運動、營養、生活方式等多面向,實踐「在地老化」和「人本照護」的核心精神。

此外,文化大學還將整合校內的教育、藝術與社會科學資源,以非醫療視角進入長照領域,特別著重於延緩與預防失能。未來將推動運動、音樂、戲劇和藝術等「人文療癒」方式,打造兼顧身心靈的創新照護模式,並建立實習平台及專業認證制度,協助學生實現「做中學、學中做」,促進產學接軌。

戴教授進一步指出,文化大學的角色將補足長照體系中「健康促進與預防照護」的非醫療前端,透過人文、文化和科技的融合,不僅提高長者的生活品質,還能建立溫暖而高效的照護環境,以回應社會對長照創新的迫切需求。

文化大學表示,未來將持續與台灣長照人才品管學會深化合作,推動長照課程設計、實務場域建立與政策研究,串聯過去在社群藝術進行與健康促進的豐富成果,打造「大學在地化、照護創新化」的可持續合作平臺,實踐大學社會責任(USR),以知識與創意回應高齡社會的挑戰,為建立全民福祉與健康共好的社會邁出堅實步伐。

文化大學強調「預防重於治療」,積極導入AI智慧科技與輔具,發展個人化、創新型照護模式,提升服務品質與效率,促進長照制度的永續發展。圖/文化大學提供

文化大學強調「預防重於治療」,積極導入AI智慧科技與輔具,發展個人化、創新型照護模式,提升服務品質與效率,促進長照制度的永續發展。圖/文化大學提供

延伸閱讀

YT-梅花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