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衛福部研議調整健保補充保費、引發外界強烈反彈,行政院今(6日)宣布暫緩推動具爭議的部分。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表示,院長卓榮泰已指示衛福部「廣泛聽取各界意見、加強社會溝通」,再尋求更具共識的改革路徑,以兼顧健保財務永續與保費制度公平。
李慧芝指出,政府目標是讓健保財務更穩健,同時讓費率制度更符合「能力負擔」原則。但目前改革方向引發社會疑慮,因此行政院要求衛福部在充分討論前,不要急於定案。
衛福部先前研議二代健保補充保費的三項調整方向,包括提高單筆補充保費扣繳上限(現行收入逾5,000元須扣)、獎金扣除額調整為「每年最低工資4倍」、租金、利息、股利改採「結算制」(不再由扣繳單位代扣,而是統一併入年度申報計算)。
其中,結算制影響估達480萬人,可望為健保基金每年挹注100億~200億元,但也引發投資族群疑慮,網路上批評聲浪不斷,包括「薪水繳一次,股利又要繳一次」等質疑。
衛福部長石崇良今天下午召開臨時記者會強調,補充保費改革是因應經濟結構改變、追求費負公平,「不是針對特定族群加稅」。對於股利採結算制是否影響小資投資意願,他表示已諮詢財務專家,「普遍不認為會對股市造成大幅波動」。他並承諾,會與金管會討論如何「讓小資族保有小確幸」,避免壓縮小型投資人的回報。
石崇良說,近年股利所得約占健保補充保費20%,若股市表現良好,健保財源也能更穩健,因此政府「當然不希望影響股市」。
外界質疑,政府為何優先調補充保費,而非直接調整一般保費。石崇良表示,若補充保費不變,未來勢必調高一般健保費率,而衝擊最多的就是受薪年輕族群:「既然要追求公平,就必須先讓財務結構更合理。」他也坦言,「永遠不調一般保費是不可能的」,但希望能在費負結構更公平之後再進行。
至於租金所得黑市龐大,外界質疑補充保費可能仍無法向未申報租金的房東收費。石崇良表示,部分房東連租賃所得報稅都未申報,「這已涉及稅制公平」,將會與財政部進一步討論。
學界認為多重兼職者負擔不輕。石崇良回應,兼職所得費率與一般保費綁定,若要調整恐對整體制度造成更大影響,因此尚無規劃。
2013年上路的「二代健保」加入補充保費機制,針對 股利、利息、租金、獎金、兼職所得等非薪資收入加收費率,以擴大費基、減輕受薪族負擔。
但因各類收入差異大、扣繳方式複雜,制度上路以來屢遭批評,如依賴扣繳單位代扣,規避空間大。租金黑市導致部分所得無法徵收、年度獎金計算易造成爭議、投資族群認為「已課一次稅還要再繳健保費」。
此次衛福部提出的改革,尤其是「結算制」牽動面廣,導致討論熱度迅速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