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戰超高齡社會 文化大學與長照專協啟動「人才共育」計畫

文化大學校長王子奇(左)與台灣長期照護專業協會理事長張志明(右)共推「長期照顧專業人員人才共育」計畫。圖/文化大學提供
文化大學校長王子奇(左)與台灣長期照護專業協會理事長張志明(右)共推「長期照顧專業人員人才共育」計畫。圖/文化大學提供

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開設多門長照相關課程,包括療癒照護、長照機構經營管理、長照專業認證、長照種子師資培育等,近期更與長照專協合作,聚焦三大人才培育主軸,包括照服員持續教育、專業能力深化與跨域創新知能拓展,提供第一線照護人員再進修機會,同時為未來想投入長照產業的學生拓展職涯新視野。透過教育的力量,提升整體照護品質,實現「在地老化、健康生活」的高齡社會願景。

根據國發會預估,台灣將2025年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比例將突破20%。然而,長照人力資源不足與服務品質落差,已成為重大挑戰。為此,文化大學與長照專協共同規劃四大合作核心:「長照政策倡議」、「長照人才共育」、「長照服務創新發展」及「長照學術探討」,期望透過產學攜手,建立具實用性與前瞻性的長照支持體系。

文化大學與長照專協成立策略聯盟培育長照人才。圖/文化大學提供

文化大學與長照專協成立策略聯盟培育長照人才。圖/文化大學提供

文化大學長期深耕健康促進與人本照護領域,包括體育運動健康學院設有運動保健與復健相關課程,專注培養運動治療與復能人才,幫助維持身心機能,包括結合武術與養生概念的預防保健課程;藝術學院則結合舞蹈、戲劇、音樂與療癒應用,透過非藥物輔助方式,提供情緒支持與心理撫慰,致力提升民眾生活品質,校方期許此次合作能為長照注入溫暖人文關懷。

文化大學校長王子奇表示,教育不只是知識傳授,更是價值與使命的體現,文化大學向來重視社會參與結合實務,未來將持續與產業攜手,為長照體系的永續發展提供更多支持與資源,此次人才共育計畫,展現文化大學在健康促進與長照專業培育上的承諾,落實大學社會責任的重要里程碑。

文化大學擁有完善的運動、健身與復健設備,未來將積極投入長照領域人才培育。圖/文化大學提供

文化大學擁有完善的運動、健身與復健設備,未來將積極投入長照領域人才培育。圖/文化大學提供

台灣長期照護專業協會理事長張志明也提到,隨著長照需求日益上升,『人才共育』是推動政策落實的關鍵。協會期待與文化大學攜手建構具前瞻性與永續力的長照教育平台,厚植產業基礎,讓長照服務更貼近社會需求。

協會常務理事、長期參與臨床與政策規劃的王祖琪強調,長照已不再是傳統印象中的勞力工作,而是一門融合科技、人文與社會關懷的整合型專業文化大學與長照專協的策略聯盟,希望建立完善的長照人才培育機制,為每位長者打造健康、尊嚴且幸福的老年生活。

延伸閱讀

YT-梅花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