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韓即將於6月3日舉行總統補選,主要總統候選人18日展開首場電視辯論,針對內政、外交與修憲議題展開激烈交鋒。本次補選是因前總統尹錫悅去年12月短暫宣布戒嚴後遭國會彈劾下台,引發國內政治動盪而舉行的。因此,關於總統任期的修憲議題就成為這次辯論重要主題之一。
據韓聯社與路透報導,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目前以51%支持率遙遙領先對手,成為最可能當選的總統候選人。他在辯論中重申修憲主張,表示應透過全民公投推動「總統四年任期、可連任一次」的制度改革,並引入兩輪決選制。他指出,現行的五年單任總統制難以促成連貫施政,新的制度可讓國民進行中期評估,提升總統問責性。
李在明強調應限制總統的戒嚴權與否決權,尤其是針對可能涉及總統或其直系親屬貪腐的法案,總統不應擁有否決權。他提議,若未來總統發布緊急命令或戒嚴令,必須在24小時內獲得國會批准,否則自動失效。他表示,將嚴懲去年12月3日戒嚴宣告負責人,直言「我們必須凝聚國民力量,徹底追責」。
在外交政策方面,李在明則主張務實與平衡。他被保守派批評對中國態度過於友善,因其曾公開表示南韓不應過度介入中國與台灣之間的衝突。然而,李在明在辯論中回應稱,南韓不應「把所有籌碼押在美韓同盟」,應妥善處理與中國和俄羅斯的關係,同時維持與美日的安全合作。他強調,「我們的外交政策應以國家利益為中心,避免被地緣衝突綁架」。
針對美國針對南韓施加的關稅措施,李在明主張在不急於與美方達成協議,要以審慎且有策略的方式應對。他強調應發展自主技術與產業,提升南韓在國際供應鏈中的地位,並主張投入100兆韓元(約2兆1450億台幣)用於人工智慧(AI)研發,推動「主權AI」,使全民可免費使用如同ChatGPT的AI工具。
李在明提議推動一週工時縮減至4.5天、強化工會權益保障,並對國內生產的半導體產品提供最高10%的稅收抵免,以扶持高科技產業發展。他指出,南韓面臨低成長困境,應大力投資再生能源與未來產業,擺脫經濟瓶頸。
李在明對手國民力量黨候選人金文洙,則主張將下一任總統任期縮短為三年,並於2028年與國會選舉同步進行,以重整政治節奏。他提出四年再任制的構想,但反對李在明的「連任制」,批評其可能導致長期執政。金文洙表示,所謂「四年再任制」是指允許一次連任,但任期總長不得超過8年;而李在明的「連任制」則可能意味着總統在連任兩屆後可中斷一屆再連任兩屆。
金文洙在辯論中表示,將設立專責機構全面鬆綁監管,並承諾將超過5%的政府預算用於科研發展。他並提出廢除總統刑事豁免權、廢止國會議員的不逮捕與免責特權、引入國會議員罷免制與國民立法權等措施,以對抗他所批評的「民主黨議會專制」。
隨著選舉日逼近,修憲、經濟與外交三大議題成為民眾最關心的焦點。無論最終誰勝出,如何恢復政治穩定、改善國際關係與推動制度改革,將成為下一任總統面對的重大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