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F-35航程遠、比MQ-9狠:陸蜂群母艦「九天」無人機 殺入未來戰場

大陸自主研發的「九天」重型察打一體無人機,即將於6月底完成首飛。圖/取自央視
大陸自主研發的「九天」重型察打一體無人機,即將於6月底完成首飛。圖/取自央視

大陸自主研發的「九天」重型察打一體無人機,即將於6月底完成首飛。這款由航空工業第一飛機設計研究院設計,西安馳達公司承制的「空中巨獸」,自2024年珠海航展首次亮相,便被譽為「顛覆未來戰場」的劃時代裝備。

第一,體積碾壓級平台優勢,為掛載重型武器提供基礎。「九天」翼展達25公尺,超過美國MQ-9「死神」無人機20公尺;最大起飛重量16噸,相當於3架殲-10C戰機空重;最大載重6噸,可攜帶12枚鷹擊-12反艦導彈或200架微型無人機,火力密度是攻擊-11無人機(Gongji-11)的3倍。

從上海到紐約不加油。有資料顯示,「九天」無人機最大航程已經可以達到7000公里,能夠在空中連續飛行12個小時。從海南島起飛可覆蓋關島,若搭載氫燃料渦扇發動機(試驗中),航程將突破8000公里,可36小時西太全域巡航。遠超美軍MQ-9的1850公里,甚至壓制F-35C艦載機的1100公里作戰半徑,成為真正的「空中航母」。

根據目前公開的「九天」無人機照片資料來看,這種無人機的掛架高達8個之多,其中還有4個尺寸很長的掛架。8個外掛點既可以掛載1000公斤級的制導炸彈,也可以掛載空空飛彈、空地飛彈、反艦飛彈和巡飛彈。未來的「九天」無人機不僅可以充當無人戰鬥機,執行制空任務,甚至有可能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充當無人「轟炸機」,執行對地、對海打擊任務。

「九天」最大的特點,就是其在機腹下方擁有的「異構蜂巢艙」,首創六邊形蜂窩結構彈艙,單艙兼容導彈、無人機、偵察球、通信中繼器等12類裝備。圖/取自央視

「九天」最大的特點,就是其在機腹下方擁有的「異構蜂巢艙」,首創六邊形蜂窩結構彈艙,單艙兼容導彈、無人機、偵察球、通信中繼器等12類裝備。圖/取自央視

「九天」採用開放式架構,配備可快速更換的任務艙,通過換裝不同的模塊化任務載荷,能在兩小時內快速切換任務類型。「九天」最大的特點,就是其在機腹下方擁有的「異構蜂巢艙」,首創六邊形蜂窩結構彈艙,單艙兼容導彈、無人機、偵察球、通信中繼器等12類裝備,單次可釋放上百架巡飛彈或微型無人機。

光是單架「九天」出戰,那也是一整無人機作戰單,而對比美軍P-8反潛機搭載的12架「郊狼」無人機(Coyote),「九天」的蜂群規模與抗損能力形成降維打擊。

假設這種「空中巨獸」未來的作戰場景。台海方向,10架九天組成編隊,可攜帶480架蜂群無人機,7南海巡邏,單機80小時滯空配合衛星,單月監控成本比P-8A反潛機降低90%。若投入實戰,先以數百架微型無人機誘騙雷達,為殲-20打開突防通道,配合鷹擊-18,3馬赫末端突防速度,單發即可重創萬噸艦艇,12枚齊射可飽和攻擊航母戰鬥群,真正實現「飽和打擊」閉環。6月首飛若成,東南亞多國已排隊求購,美軍或被迫重啓XQ-58A生產線,但代差已難逆轉。

延伸閱讀

YT-梅花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