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戰機在印巴實戰秀  胡錫進:預演台灣國防裝備即將崩潰

中國大陸製造的殲-10C戰機在這次印巴衝突中大出風頭。圖/取自中國大陸國防部官網
中國大陸製造的殲-10C戰機在這次印巴衝突中大出風頭。圖/取自中國大陸國防部官網

中國製戰機近日首次在印巴衝突中實戰亮相,據報成功擊落五架印度戰機,這一事件震撼南亞地緣政治格局。儘管北京在外交上謹慎克制,國內民族情緒卻高漲,顯示出中國在成為南亞軍事衝突過程中的微妙角色。

據《華盛頓郵報》報導,巴基斯坦官員上週向中國外交官表示,中國製造的殲-10C戰機與霹靂-15E空對空飛彈擊落包括法製戰機在內的多架印度飛機,中方內部對此消息「低調歡欣」。對中國來說,這是多年軍事投資與研發後的首次實戰驗證,但北京官員也隨即意識到,過度張揚將可能危及與印度脆弱但正在緩和的關係。

目前,印巴雙方已自11日實施停火,北京官媒對此持「科技成果肯定、衝突降溫」的雙重論調。然而在受控的社群媒體上,中國網民仍然熱烈讚揚殲-10C的戰績,並將此次交火與未來可能對台軍事行動聯繫起來。

在官方層面,中國外交官迅速在北京與伊斯蘭馬巴德召開多場會議,評估事態發展。有知情人士指出:「中國當然想展示其軍工實力,但此刻並非捲入無謂衝突的好時機。」這位人士因事件敏感性而匿名發言。

另一方面,印度方面則堅稱自身戰力不容低估。新德里於14日聲稱,印度空軍在23分鐘內即成功繞過並干擾巴基斯坦的中國大陸製防空系統。儘管未承認有飛機被擊落,印方官員在記者會上展示了疑似中國製飛彈殘骸,似乎間接證實了軍機的損失。

此次衝突不僅是中國軍備的首次實戰測試,也成為西方國家觀察中印軍事差距的窗口。華府密切關注事態發展,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更搶先宣布印巴達成停火協議,聲稱是美方斡旋的成果,儘管印度官方否認曾與美方討論貿易作為籌碼。

中國大陸生產的殲-10C戰機擊落法國製飆風戰機,引起西方國家矚目。圖/翻攝自jetline Marvel Youtube頻道

中國大陸生產的殲-10C戰機擊落法國製飆風戰機,引起西方國家矚目。圖/翻攝自jetline Marvel Youtube頻道

自2021年巴基斯坦成為殲-10C首個海外買家以來,北京與伊斯蘭馬巴德的軍事合作日益緊密。中國目前供應巴基斯坦約八成軍事進口裝備。這一軍事關係對北京而言,是在印中邊境長期對峙下對印度形成戰略牽制的一環。

但是北京小心翼翼避免將印度進一步推向美國。特別是在2020年加勒萬谷爆發致命衝突後,印美迅速靠攏,兩國在2022年於白宮簽署戰機引擎聯合生產協議,標誌戰略同盟關係的深化。正因如此,中國此次對戰果的官方宣傳極為節制。

中印雙方雖各有說辭,但此次衝突的規模與強度,堪稱近幾十年來最嚴重的一次交火。印度方面的報復性導彈攻擊,已造成巴基斯坦至少六座軍用機場設施損毀,事件導火線則是4月22日克什米爾發生的恐攻,導致26名印度旅客死亡。印度指控襲擊者受巴方支持,後者則否認。

衝突也讓中國有機會觀察印度在無人機、精準打擊與電子戰領域的實力。有專家指出,這場衝突不僅讓中國檢驗其裝備,同時也「觀察並學習印度的軍事準備與情報能力,日後巴基斯坦亦可能將此資訊與北京共享」。

此外,美國與其盟國也得以評估中國戰機在未來印太衝突中的潛在表現。殲-10C已多次出現在台灣周邊與南海空域,去年更因對澳洲軍機釋放燃燒彈而引發抗議。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已明確將台海視為優先軍事戰略焦點,並調整軍事部署方向。

殲-10戰機也是中共空軍繞飛台海周邊的主力戰機。圖/國防部提供

殲-10戰機也是中共空軍繞飛台海周邊的主力戰機。圖/國防部提供

中國民族主義輿論則將此次交火視為對台軍事演習的前哨戰。前《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即表示:「印巴衝突是台灣引進的(軍事)裝備即將崩潰的預演。」

延伸閱讀

YT-梅花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