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面臨潛藏危機!俄烏戰爭結束後 黑市武器與組織犯罪或席捲歐洲

國際觀察組織指出,烏克蘭戰爭結束許多烏克蘭士兵和武器可能為犯罪團體所吸收。圖/取自澤倫斯基X
國際觀察組織指出,烏克蘭戰爭結束許多烏克蘭士兵和武器可能為犯罪團體所吸收。圖/取自澤倫斯基X

隨著俄烏戰爭出現和平談判的曙光,歐洲卻面臨另一場潛在危機:源自烏克蘭的大量西方武器與退伍士兵,可能成為全歐洲未來數年犯罪活動的重要來源。根據由歐亞觀測站(Eurasia Observatory)發布的最新報告《犯罪與和平:俄烏戰爭後有組織犯罪的未來》,戰後局勢將為歐洲黑市和犯罪網絡帶來前所未有的壯大機會與風險。

報告指出,一旦戰爭結束並解除戒嚴,烏克蘭境內已被大量囤積的武器將可能外流,成為犯罪組織的軍火來源。這些武器中不僅包括步槍和手榴彈,還可能涉及飛彈系統和重型武裝。隨著國家對民間活動的監管能力下降,黑市與武器走私將趁勢擴張。

根據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Kiel Institute)統計,截至2025年2月,基輔已從北約獲得超過3,630億美元援助。在邊境管理鬆散和武器監督薄弱的背景下,這些西方供應的軍備已開始流入歐盟。早在2022年,歐洲刑警組織(Europol)便通報了烏克蘭武器進入歐盟犯罪市場的跡象,芬蘭、瑞典、丹麥與荷蘭等國也陸續發現相關武器蹤跡。2024年,西班牙媒體報導南部犯罪集團已獲得先進武器,疑似來源正是烏克蘭。

報告特別警告,數以萬計經歷過戰場的烏克蘭退伍軍人,具備無人機操控、網路攻擊與特種作戰技能,這些戰鬥專業知識一旦被犯罪組織吸收,將大幅提升其行動效率與破壞力。烏克蘭國內的經濟困境與貪腐成風亦可能加劇問題的嚴重性。據報導,基輔需動用5,240億美元進行戰後重建,而犯罪團體可能藉此機會洗錢、操控建築與房地產市場。

此外,報告指出,國內無家可歸者、貧困人口與難民也容易淪為非法經濟的招募對象,涉及毒品、性交易與數位詐騙等領域。重建過程中的資金濫用與監管缺失,亦恐成為滋生腐敗與勞工剝削的溫床。

儘管存在上述風險,歐盟內部仍有聲音支持烏克蘭加入歐盟,進一步引發外界對邊境與安全監管機制能否承受戰後壓力的疑慮。隨著戰爭進入尾聲,如何管控軍備、安置退伍軍人與重建制度,將成為歐洲能否避免另一場危機的關鍵。

延伸閱讀

YT-梅花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