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官方媒體報導,越南政府將自2026年7月起禁止燃油摩托車及輕型機動車在首都河內市中心行駛,作為全國遏制空氣污染的一部分。
該禁令周一(14日)由總理范明正(Pham Minh Chinh)頒布,適用於環繞河內市中心的主要環路及內部區域,當地政府被要求在期限前逐步淘汰相關車輛。
美聯社報導,摩托車是越南及河內800萬居民的主要交通工具,該市擁有近700萬輛摩托車及約100萬輛汽車,交通導致的空氣污染問題日益嚴重。河內經常籠罩在濃厚霧霾中,被列為全球空氣污染最嚴重的城市之一。
為減少污染及應對氣候變遷,越南正推動從燃油車轉向電動車的轉型。當地電動車製造商VinFast引領市場,據歐洲商會數據,該公司市場佔有率近五分之一,但電動兩輪車的市場份額仍較小。
然而,禁令計畫不夠明確近日引發民眾擔憂。62歲的三輪計程車司機阮文雄(音譯,Nguyen Van Hung)在河內從事該行業30年,目前為東南亞廣泛使用的叫車平台《Grab》工作。他表示,禁令將對仰賴摩托車謀生的勞工階層造成最大衝擊,例如外送員、通勤者及叫車服務司機。他質疑:「人們怎麼能輕易放棄他們的車輛?」
32歲的市中心上班族黃維勇(音譯,Hoang Duy Dung)則表示支持改善空氣品質,但認為時程過於倉促。他說:「我們需要更好的公共交通和更多支持,才能實現如此重大的改變」。
河內市中心是商業活動核心,涵蓋辦公室、政府大樓及商業中心。禁令第二階段將於2028年1月起擴大範圍,禁止更廣區域的燃油兩輪車,並限制部分燃油汽車。其他配套措施包括升級廢棄物處理廠、使用數位工具監控污染,以及對違規者實施更嚴格的處罰。政府還考慮獎勵舉報環境違規行為的民眾。
《南華早報》報導,今年(2025年)2月,全球指標性空氣品質監控公司IQAir發布的空氣品質指數(AQI)顯示,越南首都河內位居全球城市空氣污染榜首。持續不斷的霧霾讓居民和遊客都擔心有害空氣是否會對人體健康造成長期傷害。
《越南快訊》(Vietnam Express)指出,河內的空氣品質指數在秋冬季節經常超過150,達「不健康」等級,細懸浮微粒(PM2.5)濃度遠高於世界衛生組織(WHO)標準。專家指出,燃油車輛排放、工業活動及焚燒廢棄物是主要污染源。政府雖積極推動電動車普及,但基礎設施不足及高成本仍是挑戰,民眾對禁令的接受度與執行成效仍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