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紹成專欄】川普劍指格陵蘭:全球秩序的毀滅性賭局

最近美國總統川普又再度語出驚人,有意以武力來奪取格陵蘭。圖/取自Unsplash,Annie Spratt攝
最近美國總統川普又再度語出驚人,有意以武力來奪取格陵蘭。圖/取自Unsplash,Annie Spratt攝

湯紹成/亞太綜合研究院院長

最近川普總統又再度語出驚人,有意以武力來奪取格陵蘭。雖然川普經常出爾反爾、顛三倒四,但吾等仍舊不得掉以輕心,若川普這次來真格的,將會產生嚴重後果。

首先,在國際法與主權衝突方面,此舉將被視為對主權國家丹麥的明確侵略,因格陵蘭是丹麥的自治區,這明顯違反聯合國憲章第2條第4款,禁止使用武力原則的規定,其中包括禁止武力威脅(the threat of force)與使用武力(the use of force)來侵略與破壞世界和平,故聯合國大會可以做出譴責與制裁的決議。儘管美國在安理會擁有否決權,這是否引發對美制裁與國際孤立,值得觀察。

再者,由於美國與丹麥同為北約成員國,武力奪取格陵蘭等同北約內部國家相互攻擊,此乃前所未見的內爆,將導致北約對外防禦的基本原則崩潰,甚至可能使北約解體,歐洲盟友將全面重新評估與美國的戰略合作,必將進一步引發歐洲防務獨立與推進歐洲軍的浪潮。而歐盟與英國等國家也可能對美國實施經濟與科技制裁,導致全球市場大幅波動,美元、股市與供應鏈將面臨不確定性。

由於格陵蘭靠近北極,戰略位置重要,此舉將促使俄羅斯與中國等北極競爭者加強對抗,升高軍事緊張。作為世界主要大國,美國若武力擴張將削弱現有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為其他強權仿效鋪路,比如中國對台灣與俄羅斯對波羅的海國家等。若川普執意為之,格陵蘭將成為軍事衝突熱點,美國可能在當地部署軍事基地,將導致北極安全格局的劇變。格陵蘭的原住民社會與地方政府可能反對佔領,激化治理難題與人權批評。

再以美國內部與民主體制觀之,以武力奪取格陵蘭,必將不會經過國會授權,因而可能引發憲政衝突,甚至被視為總統濫權或非法用兵。這將會引起美國社會的抗議與動員,並影響選情與政府穩定。

總之,若川普真的以武力奪取格陵蘭,將等同於美國放棄二戰以來建立的國際秩序與盟邦體系,不僅會摧毀自身道德領導地位,也可能誘發一連串地區與全球危機。這將是二戰以來美國對外政策最具破壞性的一步棋,其後果不亞於入侵伊拉克或越戰失敗。最近川普還表示無意爭取第三任,但若美國真的引發緊張甚至戰爭,那又剛好給於川普一個可以戒嚴、停止選舉與總統延任的藉口,台灣也必須嚴陣以待。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  

延伸閱讀

YT-梅花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