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榮泰報告財劃法窒礙難行處 藍貼報表「多編1368億」 轟綠造謠

行政院長卓榮泰3月12日赴立法院報告財劃法五大窒礙難行原因。圖/中央社
行政院長卓榮泰3月12日赴立法院報告財劃法五大窒礙難行原因。圖/中央社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12日)再次赴立法院,針對財政收支劃分法的修法的覆議案進行說明。卓榮泰列舉五大窒礙難行之處,強調財劃法修正後中央可運用的財源大幅減少,卻未同時檢討事權分配。此外,修訂統籌分配稅款的方式,將進一步擴大城鄉差距,這些都與憲法的意旨相悖。他希望立委能再次審視法案內容,支持行政院提出的覆議案。對此,國民黨立法院黨團在質詢時特別在螢幕上貼出報表指出,114年度總預算明明比113年多編列了1368億,怒批民進黨政府造謠;而民進黨則透露,若此次覆議案遭否決,將提出釋憲及暫時處分。

在報告開始時,卓榮泰提到財劃法的歷史。他指出,在過去的精省之前,直轄市與各縣市所占稅收比率約28.9%,省政府佔11%,中央佔60.1%。精省後,縣市和直轄市的比率調整至24.6%,省政府的11%則被移入中央政府,中央的比率因此達到75.4%。若依據立法院最近通過的財劃法,40%的稅收將回到地方,60%給中央,稅收比率將回到精省前,但原屬省政府的業務仍由中央執行,這無疑是相當困難的。

卓榮泰強調,事權的劃分必須清晰,經費的分配要達成對應的事權,應進行理性的討論。原屬省政府的11%事權,應該留在中央還是歸還地方呢?如果將11%的經費挪給地方,但事權仍留在中央,自然會形成障礙。

卓榮泰接著指出,五大窒礙難行之處的第一點是,依據修法後的規範,將調整各級政府的稅收劃分,中央可運用的財源將大幅減少,而不檢討中央與地方的事權分配,將影響中央政府的施政專案推動。根據114年度的稅預算資料,初估中央政府將減少經常性收入3753億元,這將直接改變中央與地方的財政結構。

卓榮泰指出第二點,修正統籌分配稅款的分配方式將進一步擴大城鄉差距,違背了財劃法立法的宗旨,且修改內容有矛盾及不明確的地方,導致執行上的困難。修訂後的水平分配公式將使人口稠密且商業發達的縣市擁有更大優勢。

卓榮泰指出第三點,卓榮泰表示,財劃法修正已大幅增加地方的自有財源,但其中「中央政府不得減少給予地方政府之一般性補助款項金額」的規定顯然不合理。第四,修正條文對各級政府的稅收預算的影響,未考量施行所需的準備作業時間,可能影響預算秩序的維持及執行。

最後,卓榮泰表示,財劃法中原有的統籌分配稅款與補助款機制,是為了促進地方經濟的平衡發展。然而,這次修正的內容卻與目標相反,將可能對全民造成不利影響。期待透過法律案的覆議程序,讓立委再次檢視法案內容,支持行政院提出的覆議案,進一步完善與健全政府的財政制度。

針對卓榮泰提出的五大說明,國民黨立法院黨團在質詢時特別在螢幕上貼出報表指出,114年度總預算明明比113年多編列了1368億,質疑為何行政院和各部會仍不實造謠,且透過網路抹黑國民黨,說國民黨亂砍預算,因此國民黨要求主計長陳淑姿對此提出說明。

此外,國民黨立委王鴻薇日前受訪時指出,她認為行政院沒有要修財劃法的誠意,只是想拖延,所以國民黨團還是會堅持這次修法的態度,沒有任何鬆動。而行政院針對總預算提出覆議,只是想做政治操作,這不是處理總預算應有的態度,後續該解凍的預算,就依規定解凍,該追加的就追加。

民進黨的部分,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今天受訪時表示,對於總預算、財劃法修法覆議案,希望在野黨立委能支持,但是如果失敗,民進黨團已做好準備,會提出釋憲與暫時處分。

延伸閱讀

YT-梅花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