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陣營密會烏克蘭反對派 澤倫斯基仍強調不會辭職

Politico報導,川普陣營的高層成員與烏克蘭反對派領袖提摩申科(圖)進行秘密會談。圖/取自提摩申科臉書
Politico報導,川普陣營的高層成員與烏克蘭反對派領袖提摩申科(圖)進行秘密會談。圖/取自提摩申科臉書

隨著華府對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施壓,要求他下台之際。有媒體報導,川普(Donald Trump)陣營的四名高級成員近日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在基輔的一些頭號政敵舉行秘密會談。但烏克蘭反對派領袖6日駁斥舉行戰時大選的想法。面對外界壓力,澤倫斯基在倫敦受訪時仍強調自己不會辭職,並半開玩笑地表示,即使今年舉行選舉,他依然會贏。

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 5日報導,3名烏克蘭國會議員與一位美國共和黨外交政策專家透露,川普陣營的高層成員與烏克蘭反對派領袖提摩申科(Yulia Tymoshenko)進行秘密會談,並與烏克蘭前總統波洛申科(Petro Poroshenko)所屬政黨的高級成員接觸。

會談的核心議題是烏克蘭是否能迅速舉行總統選舉。目前,根據烏克蘭《憲法》,由於該國仍處於戒嚴狀態,選舉已被延遲。反對選舉的人士認為,選舉可能會陷入混亂,並被俄羅斯利用,因為大量合格選民仍在前線作戰或已流亡海外。

川普的幕僚們相信,由於戰爭倦怠及公眾對貪腐問題的不滿,澤倫斯基在任何選舉中都將敗北。事實上,近年來他的支持率持續下滑,不過在上周白宮的激烈交鋒後,澤倫斯基的民調有所回升。當時,澤倫斯基在橢圓形辦公室遭到川普與副總統范斯(JD Vance)斥責後被趕出白宮。最新民調顯示,澤倫斯基仍然在總統選戰中保持領先優勢。

美國政府的官方立場是,川普並未干涉烏克蘭內政。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本周否認川普「介入烏克蘭政治」,並強調川普只是在尋求一位能實現和平的合作夥伴。

但川普及其幕僚的行動卻顯示出不同的訊號。川普指責澤倫斯基是「不舉行選舉的獨裁者」,並暗示若他不與俄羅斯達成協議,「他不會在位太久」。美國國家情報總監加巴德(Tulsi Gabbard)則錯誤地指控基輔取消選舉。

然而,儘管川普陣營希望透過選舉擊垮澤倫斯基,他仍遠比提摩申科與波洛申科更受民眾支持。根據英國民調機構Survation在白宮事件後所做的調查,44% 受訪者支持澤倫斯基,遙遙領先於其他競爭者。與澤倫斯基最接近對手是前軍方司令、現任烏克蘭駐英國大使扎盧日內(Valery Zaluzhny),但他的支持率仍落後超過20個百分點。波洛申科的支持率僅為10%,而提摩申科更只有5.7%。

美方的核心計劃是先與俄羅斯達成臨時停火,然後在正式和平談判前舉行總統選舉。這一想法也受到克里姆林宮的支持,俄羅斯早就希望擺脫澤倫斯基。然而,提摩申科與波洛申科都公開反對在戰爭結束前舉行選舉,基輔市長克里琴科(Vitali Klitschko)亦持相同立場。

儘管如此,波洛申科的陣營與提摩申科仍積極與川普團隊聯繫,試圖將自己塑造成比澤倫斯基更容易合作的對象。

一名共和黨外交政策專家表示:「波洛申科陣營與提摩申科,他們都在與川普方面接觸,並試圖展現自己比澤倫斯基更願意妥協。」

在Politico這篇報導發表後,提摩申科與波洛申科的政黨發表聲明為其外交行動辯護。提摩申科表示,她的團隊正在與「與所有能幫助我們盡快實現公正和平的盟友對話。」,並表示選舉不應在和平實現前舉行。

波洛申科則聲稱:「我們與美國夥伴的合作公開且透明,目標是維持美國兩黨對烏克蘭的支持。」他強調自己多次邀請烏克蘭駐美大使參與相關會談,並批評澤倫斯基政府與美國溝通不暢,可能對國家構成風險。

波洛申科補充道:「我們與美方代表的談話始終基於兩大原則安全第一,以及透過實力實現和平,具體包括軍事援助、情報共享、對俄羅斯的制裁、財政支持及民主韌性(自由與民主)、跨大西洋團結。我們始終堅決反對戰爭期間舉行選舉。」

川普政府高層近日頻繁暗示,除非澤倫斯基完全接受美方制定的停戰計劃,否則他應該下台。川普日前更直言:「如果停戰談判沒進展,澤倫斯基『不會在位太久』。」日前在白宮發生激烈爭執後,要求澤倫斯基下台的呼聲更為高漲。烏克蘭的反對派也開始巧妙地強調與美國維持關係的重要性,在基輔,這被視為對澤倫斯基的含蓄批評。

Politico引述烏克蘭政治研究院(Ukrainian Institute of Politics)主任博爾特尼克(Ruslan Bortnik)的話指出:「一些政治派別正開始行動,他們試圖建立或利用自己與共和黨及川普團隊的關係,表達與華府合作的意願。」

白宮的衝突也衝擊烏克蘭議會,引發了關於派系重組的討論。提摩申科近日積極拉攏其他政黨議員,試圖說服他們加入自己的陣營,她表示,澤倫斯基最終將不得不舉行選舉,而這會是重塑國會多數派的良機。

面對外界壓力,澤倫斯基在倫敦受訪時仍強調自己不會辭職,並半開玩笑地表示,即使今年舉行選舉,他依然會贏。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