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永光/政大國發所兼任教授 考試院前副院長
烏克蘭在烏東戰事不順,重鎮阿夫迪夫卡被俄羅斯攻佔。美國軍援烏克蘭600多億美元,又在美國國會卡關。可能重回白宮的川普不僅反對軍援烏克蘭,更揚言退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烏克蘭很有可能成為棄子。北約32國(包括新加入的芬蘭、瑞典)擔心烏克蘭戰敗,國家安全只能靠自己,因此,已經到了慎重考慮直接派兵進入烏克蘭作戰。
最先拋出派兵的是法國總統馬克宏,但隨即遭到美國及北約秘書長打臉。美國白宮仍堅持不會有美軍作戰人員進入烏克蘭;而北約秘書長史托騰伯格也說NATO本身沒有派兵烏克蘭的計劃。
烏克蘭局勢惡化 北約人人自危
雖然馬克宏的「派兵說」,不僅引起法國國會的反對,法國群眾還上街頭抗議,而德國總理蕭滋也持反對意見。就在馬克宏的派兵說說了兩次後,4月2日新聞透露,俄羅斯的國防部長蕭依古(Sergei Shoigu)自2022年俄烏戰爭以來,首次和法國馬克宏通電話,馬克宏透露通話內容「極具威脅與怪異」;與此同時,俄羅斯下院議長更恫嚇,法國若派兵下場會像1812年的拿破崙60萬大軍被丟棄在溼土中。
雖然德國總理蕭滋和馬克宏意見不一致,但今年三月中旬所謂「威瑪三角」(Triangle de Weimar) 的三個國家:波蘭、德國、法國仍然集會,就彼此的軍經合作交換意見,當然討論到烏克蘭未來可能的情形,波德法三國的因應,甚至北約及歐盟應該怎麼應對。「威瑪三角」成立於1991年8月28日的第一次會議,當日是德國大哲學家歌德的誕辰紀念日。
「威瑪三角」成立三國外長發表了「對歐洲未來的聯合聲明」,強調三國對歐洲負有主要責任。2022年2月7日的會議,更討論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以及如何保持和平。2024年3月15日,三國領導人在柏林會晤,討論如何提供烏克蘭更大的援助。計畫為烏克蘭提供更多的軍備,包含使用在歐洲被凍結的俄羅斯資產來資助烏克蘭。在歐盟境內遭凍結的俄羅斯資產,在2027年可能會產生150億至200億歐元(約新台幣5160億元至6880億元)的稅後利潤,可做為援助烏克蘭之用。
面對歐洲各國動作頻仍,在前面所述的蕭依古和馬克宏的通話中,蕭依古透露俄羅斯願意而且也準備好了,要參加由瑞士和土耳其等國即將在日內瓦舉行的「和平談判」(peace talks);不久前俄羅斯還宣稱不會參加,不過蕭依古宣稱俄國準備好的談判版本是2022年3月29日至30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堡的版本;當時烏方提到烏克蘭願意成為中立國,不加入北約以及任何軍事聯盟,烏克蘭無核化,放棄以軍事手段收復克里米亞和頓巴斯,俄羅斯則不反對烏克蘭加入歐盟。
目前推論,俄烏戰爭的可能結果有三種:第一,不戰不和。維持目前狀況,雙方在戰火線拉鋸,但前提是美國、北約及歐盟有能力且願意繼續提供烏克蘭軍經援助。
第二種可能是北約、歐盟、美國抽腿,烏克蘭成為棄子。馬克宏的派兵說,是因為烏克蘭現在缺戰鬥人員及彈藥,如果北約或歐洲與烏克蘭有單獨、雙邊防禦協定或協議的國家都「放手」,烏克蘭遲早被打敗,歐洲各國將直接面對俄羅斯的安全威脅。
第三種可能是,歐洲無法接受一個戰敗及被俄羅斯控制的烏克蘭,北約或是波蘭、法國等,最後被迫出兵。普丁在再次當選總統及法國派兵說後,持續強調,俄羅斯不排除最終動用核武。如果是第三種情形,那不僅是世界大戰,而且是世界被核武毀滅的末日。
烏克蘭戰爭的可能結局 核武末日毀滅
非常有名且資深的81歲軍事戰略家、戰爭史研究羅馬帝國及拜占庭王國等的學者Edward Luttwak,本身會講中、俄、德等多國語言,其成名作:「政變:實戰手冊」以近30種語文出版,最近(2024/04/04)在「Unherd」雜誌撰文,預言:「北約國家很快將派兵烏克蘭,否則就接受一個災難式的大失敗。」Luttwak 詳述美國原來可以使用英國「高腳櫃」(Tallboy)炸彈,重5443公斤(1,2000磅),長6.35公尺,可以鑽進18公尺下的地底爆炸,對在地底的武器庫、鐵路橋樑燧道,破壞力極強。但考慮到對日作戰延長,因日本宣示要戰到最後一個人,美軍可能要多戰死2百萬人,最後決定對廣島、長崎投下原子彈。
按Luttwak的邏輯,俄羅斯也可能會戰到最後一人,歐美為了打敗俄羅斯也需付出幾百萬人的生命代價。因此,俄國的核攻不會是誑語,歐美最後終將被迫動用核武。誰會想到一場俄羅斯「特別軍事行動」可能是世界大戰,甚至核子武器末日毀滅的人類浩刼?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