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二周年】戰爭機器全速運轉 NATO:俄砲彈產能為歐美援烏量3倍

俄烏戰爭看似是一場砲彈產能大戰。圖/取自Володимир Зеленський臉書
俄烏戰爭看似是一場砲彈產能大戰。圖/取自Володимир Зеленський臉書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根據消息來源獨家披露,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國家情報估計,俄羅斯工業生產的火砲彈藥數量是美國和歐洲提供給烏克蘭的3倍。儘管西方盟國正提高產能,但仍遠遠落後俄羅斯。這是俄羅斯向烏克蘭發動另一波攻勢前的一個關鍵優勢。

CNN報導,一位陸軍高級官員指出,美國軍方設定的目標是到2025年底每月生產10萬發砲彈,仍不到俄羅斯月產量的一半。但即便是這個設定的目標數字,現今也無法達成,因為價值600億美元的援烏資金仍躺在美國國會停滯不前。一位高級北約官員表示:「我們當前面臨的是一場產能大戰,烏克蘭戰事的結果,取決於雙方進行這場戰爭的裝備水準。」

報導提及,一位歐洲情報官員表示,俄羅斯目前每天約發射1萬發砲彈,相較之下,烏克蘭方面只有約2千發。在長達960公里的戰場上,某些區域的局勢更為不利。

目前,美國援烏的資金已用盡,共和黨在國會又百般阻撓。同時,俄羅斯最近奪下烏東重鎮阿夫迪夫卡(Avdiivka),在戰局上佔據主導的地位。烏克蘭不僅在彈藥方面捉襟見肘,連前線兵源短缺狀況也越來越嚴重。

據報導,美國及其盟國已向烏克蘭提供許多戰場利器,包括M-1「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以及不久將提供的F-16戰機。但軍事分析師指出,這場戰爭的勝敗很可能取決於誰射出最多砲彈。

北約官員表示,俄羅斯軍火工廠正以12小時輪班制,全年無休生產砲彈。目前約有350萬俄羅斯人在國防部門任職,這一數字從戰前的200萬一路狂增。同時,俄羅斯也從國外進口彈藥,去年自伊朗取得30萬枚炮彈,而實際數量可能更多。另外,北韓也提供了至少6700個裝載數百萬枚砲彈的容器。一名西方情報官員表示,俄羅斯的戰爭機器正全速運轉。

CNN報導,情報官員認為,儘管俄烏雙方都未準備好立即在下個戰場取得任何重大突破,但從長期來看,若無額外美援到位,從彈藥數量優勢來看,對莫斯科似乎更有利。

報導指出,俄羅斯最近也以其長程武器,瞄準烏克蘭的國防工業生產重地。根據北約高級官員的說法,俄羅斯每月生產115到130枚長程飛彈,以及300到350架由伊朗設計的單向攻擊無人機。儘管在戰前,俄羅斯擁有成千上萬枚長程飛彈,但如今數量大約剩700枚左右。

俄羅斯最近將這些武器保留下來,準備看準時機用於「萬箭齊發」,試圖壓垮烏克蘭的飛彈防禦系統。為了彌補攻擊力下降,俄方增加了無人機的使用頻率,現在平均每個月發射的無人機數量,是去年冬季的4倍。

CNN報導稱,北約還密切觀察俄羅斯經濟的種種變化,一位北約官員指出,戰爭根本上「改變」了俄羅斯經濟,這一變化始於蘇聯解體後期,當時石油業是俄國經濟的主導產業。如今,國防已成為俄羅斯經濟中最重要的部門,而石油業則支撐著此一部門的巨大開支。

英國國防部去年表示,從俄羅斯預算數據推估,莫斯科當局正為俄烏戰事持續更多年時間做準備,該國一直到今年為止,都可能將國防支出維持在高水平,但代價是危及整體經濟。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