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正押注800億美元(約台幣2.5兆元),力求重振數十年停滯不前的核電產業,讓西屋電氣公司(Westinghouse Electric)的AP1000大型反應爐從失敗案例轉為主流電源。
美國全國電力需求正因人工智慧熱潮而急劇上升,此計畫旨在滿足AI資料中心等高耗能產業的需求。
《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報導,利用與日本貿易協議的部分收益,美國政府10月公布一項宏大計畫,與西屋電氣及其母公司Brookfield Asset Management及Cameco合作,加速核電發展。高層人士透露,此計畫可能在4個地點建造8座AP1000反應爐,每座產能約1100兆瓦,足以供應一座中型城市或大型AI資料中心。這是數十年來未見的核電建置速度。
西屋電氣臨時執行長薩姆納(Dan Sumner)表示:「我們全力投入此使命。這非常可行,我們擁有正確技術,這是美國的理想解決方案」。他強調,這些反應爐將助美國贏得AI競賽,並實現川普的「能源主導」議程。
西屋估計,每座反應爐的「隔夜成本」約100億美元(約台幣3132億元),此數字不包含融資費用,並假設工廠能在一夜間建成。該安排旨在克服產業長期挑戰,包括成本暴增與延遲。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核科學與工程教授邦吉爾諾(Jacopo Buongiorno)指出,800億美元規模合適,但缺乏地點、參與企業、時程與勞工細節前,仍是「鼓舞人心卻無實質」的聲明,「若有實質內容,是可行的,他們能做到」。
美國上一個大型核電項目喬治亞州沃格特爾發電廠(Plant Vogtle),原本預算140億美元(約台幣4385億元),最後超過300億美元(約台幣9396億元),超支逾160億美元(約台幣5011億元),工程還延遲了7年,從原定2016或2017年完工遲至2024年上線。南卡羅萊納州類似項目成本飆破90億美元(約台幣2819億元)後,於2017年擱置,導致西屋電氣當時母公司東芝破產。
此後,美國公用事業無人願接AP1000訂單,焦點轉向成本更低、建置更快的「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全球其他4座運轉中的AP1000反應爐都位於中國,中國現仍有14座興建中,並正在開發自家版本。
薩姆納表示,美國政府扮演「後發者」角色,將向製造商、供應商、工程師與建商發出訊號,確保後續訂單穩定,從而壓低成本,「政府此舉是產業重大信號,我們將部署AP1000,帶來更大確定性」。Cameco總裁暨營運長艾薩克(Grant Isaac)補充,AP1000無技術、許可、燃料供應或監管風險,重點在於標準化、序列化與簡化重複建置,目標複製沃格特爾發電廠第二單元的經驗。
此協議獲得日本廣泛投資支持,日本承諾高達5500億美元(約台幣17.2兆元)用於美國關鍵基礎設施,包括AP1000與SMR建置。Brookfield再生能源合夥公司聯席總裁哈特利(Wyatt Hartley)表示,此資金將惠及美國產業與日本製造業。美國政府將獲西屋電氣利潤超過175億美元(約台幣5481億元)後的20%分潤,西屋未來可能分拆上市,並由政府持股。
計畫源自川普5月行政命令,目標2030年前啟動10座大型反應爐建置,並支持早期SMR設計。產業分析師韋恩(Hugh Wynne)指出:「需求成長緩慢時,小型反應爐合理;如今大型反應爐更適合」。
核電業曾因需求平穩與天然氣革命而衰退,早期2000年代「核電復興」熱潮破滅,多座反應爐關閉。但其「零碳排」屬性吸引氣候倡議者,AI帶動的需求更開創新客戶群。目前密西根、賓州與愛荷華正重啟反應爐,南卡公用事業Santee Cooper洽談將半建AP1000售予Brookfield,用以供電AI資料中心。
批評者質疑800億美元用途與資金來源,川普政府與西屋細節有限。但若成功,此計畫將創造逾10萬建設職位、4.5萬製造與工程職位,鞏固美國核電領導地位,並提升全球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