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川普致電高市早苗時 建議避免對台議題過度挑釁

日相高市早苗的涉台言論引發中美高度關切。示意圖/取自hindu suraj chaudhary Banglore《推特》
日相高市早苗的涉台言論引發中美高度關切。示意圖/取自hindu suraj chaudhary Banglore《推特》

據熟悉內情的多位人士透露,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周二(25日)在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進行長達一小時的通話後,隨即致電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建議她在台灣主權問題上「不要再刺激北京」,以免破壞上個月剛達成的中美貿易休戰氛圍。

《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獨家報導,知情人士指出,習近平在與川普通話中,用了近半時間強調「台灣回歸中國是戰後國際秩序的重要組成」,並重申中美有共同責任維護世界秩序穩定。雖然習近平並未直接點名日本或要求川普向東京施壓,但其對「戰後秩序」的表述,被視為暗指二戰戰敗國日本,顯示北京對高市言論的極度不滿。

當天稍晚,川普親自致電高市早苗。日本政府官員與一位知情的美國人士表示,川普的語氣相當「溫和」,僅「建議」她避免在台灣問題上過度挑釁,並未強硬要求她收回談話。川普表示,他理解高市在國內政治上面臨的壓力,知道她不可能完全撤回已激怒北京的發言。

日本官員私下對此表達憂慮。川普顯然不希望台灣議題破壞他與習近平上個月達成的貿易休戰協議,包括中國承諾大幅增加採購受貿易戰重創的美國農產品,尤其是大豆。

白宮對此回應《華爾街日報》詢問時,僅以川普文字聲明回應:「我們與中國的關係非常好,這對我們的親密盟友日本也非常好。與中國和平相處對中美都是大事。在我看來,習主席將大幅增加大豆與其他農產品的採購,對我們的農民好的事情,對我就是好事」。川普並補充:「我們與日本、中國、韓國以及許多國家簽署了很棒的貿易協議,現在世界很和平,讓我們繼續保持下去!」而日本首相官邸則拒絕對此評論。

分析人士指出,這一連串先中國、後日本的通話順序,凸顯川普政府目前將中美貿易關係置於盟友立場之上。美國外交關係協會(CFR)亞洲地緣經濟專家古德曼(Matthew Goodman)表示:「美國總統同時與中日領導人通話並不奇怪,但通話順序確實耐人尋味,恐怕已在東京引起警覺」。

高市早苗周三(26日)在國會接受質詢時,罕見地軟化口氣,稱自己「原本無意具體提到台灣應急情況」,被部分分析家解讀為對川普建議的回應。

中美上個月在韓國APEC場邊會晤後,美方宣稱中方承諾年底前採購1200萬公噸大豆,並在未來3年每年採購2500萬公噸,但北京至今未正式證實這些數字。

此事件凸顯當前一個新現實:中美貿易休戰與台灣議題已緊密綁在一起。雖然美國官方政策仍堅持「承認但不認同」北京對台主權主張,並持續對台提供防禦性武器,但川普個人對習近平的「交易式外交」正讓傳統盟友日本感受到明顯壓力。觀察家擔憂,若川普為了鞏固與中國的貿易成果而持續要求盟友在台灣議題上噤聲,可能進一步動搖印太地區戰略平衡。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