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進步黨立委沈伯洋和范雲參加「國際自由聯盟」(Liberal International)會議,民進黨為此大肆宣傳與感謝;不過,國際政治觀察家方恩格律師指出,因為「國際自由聯盟」是左派組織,成員政黨算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政敵,所以最好別讓美國共和黨、右派媒體、保守派智庫學者和川普知道,一定要對川普以及共和黨保密。
國際自由聯盟22日在荷蘭海牙舉行的第209屆執委會議中,無異議通過兩項重要挺台決議,強烈譴責中國大陸對台灣人民的跨境鎮壓,並明確支持台灣的民主韌性與國際參與。身為聯盟正式會員的民進黨昨天對此表達高度歡迎與感謝。
決議內容重點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台灣人民跨境鎮壓」緊急決議案,直指中國對立委沈伯洋發布所謂「全球通緝」是對國際法治與民主價值的重大挑戰。決議譴責中國大陸對台灣人民沒有司法管轄權,並呼籲各國強化法律保障、防堵威權手段。
另一項則是「捍衛民主與全球秩序:支持台灣的民主韌性與國際參與」決議,內容是譴責中國持續在國際體系中打壓台灣,並透過軍事與政治脅迫片面改變現狀。決議肯定台灣在全球對抗威權主義中扮演關鍵角色,並重申台海穩定是印太及全球繁榮的基石;此外,決議同時批評中國曲解「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並呼籲各國政府重視台海安全與穩定,積極支持台灣的國際參與。
而范雲與沈伯洋出席與會,接力向國際社會揭露中國威權滲透與資訊戰手法。沈伯洋以「政治操弄時代下的民主防衛」為題,分析中國以虛實整合方式滲透台灣社會,並警告AI自動化散播陰謀論的危害,呼籲以法律制度強化防禦。
沈伯洋強調,面對中國日益精細的認知作戰,國際民主夥伴不能僅停留在被動的闢謠或防守,而是必須認知這是一場不對稱的戰爭,防守方需準確解構攻擊方模式,才能建立有效的防禦韌性。
沈伯洋特別提到,有會員代表主動要求在決議標題中精準使用「Taiwanese Nationals」(台灣國民),他認為這不僅是文字的精確,更是國際社會對台灣主體性的肯認,這與「the People of Taiwan」或「Residents of Taiwan」不同。
然而,方恩格對此措辭提出質疑。他指出,雖然英文是他的母語,但他不確定「Taiwanese」究竟指的是人(例如一個種族)還是一個國籍,使用「Taiwan Nationals」可能更為精準。方恩格提醒,在台灣國尚未成立前,無論使用何種表述,實際上還沒有這個國籍。
方恩格也評論,國際自由聯盟屬於左派組織,其成員政黨多為川普的政敵,因此建議民進黨,參加此次會議最好對美國共和黨、右派媒體和川普方面「一定要保密」。